侧枝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张秀艳 通讯作者:潘成利
[导读] 探究侧枝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侧枝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对比患者预后NIHSS评分情况及治疗后Barther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NIHSS评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入院1d Barther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入院1周及2周后Barther评分情况对比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枝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效果显著,患者预后安全性高,满足患者管理需求,尤其是在丁苯酞治疗应用中,更能够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关键词】侧枝循环,急性脑梗死;预后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的相应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尤其是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即使生存,也会遗留明显残疾。血管内介入治疗费用高,危险性大,家属不容易接受。因此,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是最佳选择。但患者的预后与侧枝循环的好坏密切相关。侧枝循环好,患者预后就好。因此科学的开放侧枝循环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提升患者自身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帮助[1]。丁苯酞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临床用药,可以开放侧枝循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水平,对患者治疗预后效果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9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进行脑血管CTA检查,观察侧枝循环情况,探究侧枝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6.38±2.53)岁,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41±3.15)岁。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时间窗内给予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4.5小时采用爱通立(勃林格公司)溶栓。4.5-6小时给予100U尿激酶(生产企业: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85;规格1万单位/10万单位)溶栓。溶栓后24小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降纤、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丁苯酞(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25mg/瓶,0.1g*24s盒)治疗,方法如下:首先,确定患者治疗用药剂量,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5mg/次,1日2次。其次,对患者治疗周期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治疗持续2周,之后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预后NIHSS评分情况及治疗后Barther评分情况。采用NIHSS评分表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Barther评分采用Barther量表,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好[3]。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预后NIHSS评分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预后NIHSS评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预后NIHSS评分情况对比(±s,分)

2.2 患者治疗后Barther评分情况对比
         实验组入院1d Barther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入院1周及2周后Barther评分情况对比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后Barther评分情况对比(±s,分)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丁苯酞作为一种常用的开放侧枝循环药,能够阻断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脑损伤,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可以改善患者侧枝循环,对脑组织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改善具有显著优势,且能够增加缺血区域内的毛细血管数量,可以减轻脑水肿,对患者脑部缺血梗死面积控制具有重要作用4]。同时在丁苯酞临床治疗用药中发现,该药能够改善脑能量代谢,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且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管理方式治疗后,患者预后效果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以表1中的结果来看,患者NIHSS评分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实验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提升了患者预后评估管理能力,为患者自身管理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满足了患者自身预后管理需求。表2结果显示,侧枝循环开放对患者Barther评分控制上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Barther评分指数,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所以为了提高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预后质量,需要在侧枝循环改善中,将丁苯酞治疗推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证实了侧枝循环对于脑梗死的预后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高冬艳.CTA评估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侧支循环及其与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25(23):3063-3066.
[2]邢鹏飞,张永巍,杨鹏飞,等.Solumbra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3):184-189.
[3]曾焕忠,邓明明,冯战友,等.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1(7):123-126.
[4]何斌,邵斌霞,刘强晖,等.急性脑梗死再通治疗患者近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9):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