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两个月后对比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极大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精神病患者;应用价值
精神病指各种有害因素使大脑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记忆、情感及行为方面出现异常的情况[1]。精神病患者在各个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病,复发率高,使患者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精神病患者因其心理活动障碍,大多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持续性治疗与护理,才能逐渐获得治疗效果乃至于康复[3]。传统护理方式多注重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却涉足极少,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则从患者角度出发,照顾患者情绪,以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故本研究探讨分析了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2.17±5.35)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3.78±5.12)岁。两分组间资料对比有可比性(P>0.05)。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且本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并实时监督。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精神障碍分类)》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
排除标准:老年痴呆者、智力发育迟缓者、严重听力障碍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执行医嘱、患者给药、用药指导以及为患者讲解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知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⑴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由于患者长期住院,所以首先需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应当干净整洁、温馨明亮,且为患者准备可自由活动、放松心情的宽松区域,还可定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还应做好安全检查,避免患者身边留存危险物品。
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患者入院后,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及医护人员,以亲切、真诚的态度与其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基础,通过尊重、爱护患者来与其建立友善关系,并及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为其疏导不良情绪。
⑶给患者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让家属了解更多有关精神病的相关知识,不要“妖魔化”精神病,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患者,而是与护理人员一同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使患者对自身更有认同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治疗。
1.3观察指标
⑴焦虑抑郁评分。使用SAS及SDS自评量表测量评估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分数越高情绪越严重。焦虑程度划分:①分值<50分,无焦虑;②50≤分值<70分,焦虑;③分值≥70分,重度焦虑。抑郁程度划分:①分值<53分,无抑郁;②53分≤分值<72分,抑郁;③分值≥72分,重度抑郁。
⑵护理满意度。邀请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png)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对照组对7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png)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要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加,精神病发病率也因此大幅提升[4]。当患者发现自己患上精神病后,往往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且社会上常常把精神病妖魔化,使患者更容易自我否定,无法认清自我[5]。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让患者在支持与关爱的氛围中积极面对治疗,以便早日康复。
在本研究中,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好,并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对长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玉星,朱盼盼,崔喜云.细节护理管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8,24(3):16-18.
[2]张燕.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护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 16(1):241-242.
[3]严洁.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13):120-121.
[4]付明月,刘立志.心理护理对精神病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7):213+215.
[5]刘武华,童国荣,游维维.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 2018,490(11):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