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预防血液透析凝血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杜秀娟
[导读] 研究在血液透析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对凝血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在血液透析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对凝血的影响,并观察其在临床上提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在2018.11-2020.5期间选出74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然后分析这2种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且此组凝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凝血,并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
         治疗肾功能衰竭病人时,常会使用到血液透析,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净化患者的血液,进而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但血液透析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就是凝血,其不仅会丢失病人血液,还会浪费掉透析材料,进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影响病人治疗依从性[1]。为此,本文将探讨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11-2020.5期间选出74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参照组内男性有18例,女性有19例,年龄在27-71岁,平均(47.13±9.34)岁;而观察组内有男性有20例,女性有17例,年龄在28-73岁,平均(47.23±9.28)岁;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措施有:①心理护理,因大多数血液透析病人病程比较长,会在病情影响下出现不良情绪,例如恐惧、焦虑、紧张等,则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和病人进行沟通,鼓励其倾诉内心想法,并告知病人宣泄负面情绪的正确途径,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此外,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耐心的解答,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和关心,进一步消除其心理负担,增强其治疗信心。②身体评估:血液透析之前,详细评估病人的各项指征,例如血压、心率等,并及时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待各项指标均处于稳定状态后再实施血液透析。③穿刺护理:严格执行无菌原则进行穿刺,且穿刺动作要轻柔,以减轻疼痛感。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一旦发生渗液、渗血等不良现象,要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④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等体征,以及管道情况,以免其出现脱落、弯曲、打折等现象,影响血液透析。此外,透析液还需维持合适的温度、浓度、流量等。⑤保证导管引流顺畅,透析结束后要进行正压封管,对导管口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及时更换新的肝素帽,再运用无菌纱布封闭固定导管口。⑥对于高凝血病人透析之前,要测定病人凝血功能,计算肝素量,并密切观察透析器和管路内静脉压力和血液颜色变化,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告知医生。⑦对于肝素不足的患者要计算肝素推注量,必要时要追加适量肝素,并在患者上机后,实施三查七对原则,以消除管路凝血隐患。⑧对于血流量不足且进行深静脉置管的病人,血液透析之前,若导管引流不畅,要调整病人的体位,若还没有改善,则要警惕血栓形成,并定期使用尿激酶实施封管操作,回抽顺畅之后再进行上机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和凝血发生率。其中护理满意度用自制的调理问卷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计算数据,组间用X2值检验,计算资料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分析各组护理满意度,显示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再对比2组凝血发生率,显示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和凝血发生率  [n(%)]

3讨论
         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发展到终末期时常会使用到血液透析,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但治疗中易出现并发症,例如血凝等。为此,血液透析应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严重程度和发生率,进而提升透析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2]。
         血液透析中一旦出现凝血现象,就会影响透析效果,甚至还会因严重凝血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凝血包括2种类型,即管路凝血、透析器凝血,在无肝素透析、高凝状态、缓慢血流、小量肝素透析等状态下,易出现凝血现象,其可能和透析不充分、血液丢失等有关[3]。且一旦出现凝血现象就会引起生理不适,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且还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此,血液透析中应给予综合护理,以控制或者预防凝血。
         综合护理是在掌握各项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并以临床经验当做基本依据,总结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再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护理,最大限度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在综合护理中,通过和病人进行积极沟通,掌握病人心理状态,进而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以减轻病人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4]。于此同时,血液透析期间还能全方面检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治疗状态,以便有效预防不良事件。据本次实验显示,实施综合护理的患者凝血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都较好,相比常规护理获得的效果要更好,说明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叙述,血液透析中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凝血,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菁菁.探讨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改善作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6):154-155.  
[2]孟婷婷,张媛,江涛.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流灌流凝血事件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2):330-332.
[3]陈燕.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精细护理干预对患者凝血因子Ⅻ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44-46.
[4]周晶虹,谢孝翠,吴萍,等.全程跟踪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相关并发症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319-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