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流程式护理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不良反应率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代传咪
[导读] 探究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后对术中不良反应率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后对术中不良反应率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6月,选择本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产妇中的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编辑,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对比2组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准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而术中出血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26.7%相比较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康复时间,又可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剖宫产术;手术室流程式护理;术中不良反应率;护理满意度

         目前,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成熟,高危妊娠、难产等均采取剖宫产分析,以此来提高母婴安全。但实践表明,剖宫产产妇易出现术后感染,影响康复[1]。因此,为剖宫产产妇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控制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有积极作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的出现,相较于常规护理,不仅可以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还能弥补常规护理不足,对控制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2]。本次探究了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后对术中不良反应率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8年5月-2019年6月,选择本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产妇中的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编辑,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2-41岁,平均值(31.50±3.47)岁,体重58-70kg,平均(64.52±3.08)kg,孕周38-42周,平均(40.25±0.55)周,初产妇、经产妇分别19例、11例。实验组:年龄范围:22-42岁,平均值(31.60±4.00)岁,体重59-71kg,平均(64.67±3.00)kg,孕周37-41周,平均(40.05±0.50)周,初产妇、经产妇分别20例、10例。统计处理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所有产妇与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2组产妇均开展剖宫产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入院后,及时向产妇与家属讲解剖宫产注意事项与方法,术前做好相关检查,术后对产妇生命体征做好密切监测,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基于此,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方法:
         (1)制定手术室流程式护理:由产科医生、护士长,根据以往的临床验组,为产妇共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标准,明确护理流程中的重点,优化护理流程中的各项步骤。(2)护理实施:根据流程对产妇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到剖宫产通知后,向产科护理人员了解产妇的病情,之后向手术室护士长报告手术时间与产妇实际情况。护士长了解产妇情况后,立即建立护理团队,包括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各一名。安排专职护理人员接送产妇,引导产妇前往手术室。由医生、手术室及产科护理人员共同核对手术器械,为产妇准备好相应的抢救措施,便于意外情况出现时可以及时对产妇开展抢救。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后,第一时间告知产妇手术成功,减轻其心理压力。之后由手术室、产科护理人员及麻醉师共同将产妇转运至病房。回到病房后由产科护理人员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以此来促进宫缩与胃肠蠕动,降低产后并发症。(3)术后,对护理流程进行监督,在进行剖宫产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长应全面监督流程式护理情况,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保证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完成。
         1.3分析指标
         (1)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即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2)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3)护理满意度:用本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价,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流程规范等三项内容,每项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用%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术前准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而术中出血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n=30
 
         2.2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2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6.7%,对照组出现8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26.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比较();n=3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不断增加,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也在直线上升。而剖宫产作为临床解决难产、妊娠合并症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围产儿及产妇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研究表明,与自然分娩比较,剖宫产分娩术中出血量较高,手术切除感染率较大,故剖宫术术后并发症较多[3]。由此可见,对剖宫产产妇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手术室流程式护理是一项新型的护理模式,用于剖宫产中,对保证产妇生命体征及其各指征处于平稳状态下,有效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室流程式护理是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完善的护理流程,提高产妇在围产期内护理针对性;同时此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手术护理流程的规范,减少或是预防术中不反应,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减轻产妇应激反应,从而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4、5]。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术前准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用手术室流程式护理,对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樊降明.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手术室流程式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1):263-265.
[2]郑娜.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252.
[3]刘娜.探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27-1628.
[4]吴晓兰,陈文娟,卢志文,等.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7,9(06):518-521.
[5]李菊梅.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及价值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0):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