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李雪
[导读]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以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38例为A组,未出现医院感染的42例为B组,分析A组、B组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护理经验。结果:呼吸道与口腔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病原菌中55.26%为革兰阴性菌,39.47%为革兰阳性菌,5.26%为真菌;A组与B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患者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患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集中在呼吸道与口腔,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院内感染受到较多因素影响,通过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积极控制感染。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影响因素;优质护理
         临床研究指出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具体的病因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1]。恶性淋巴瘤在血液科疾病中有较高发病率,多需要应用放化疗,放化疗可引起骨髓抑制,加之疾病影响,这些都使得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期间自身免疫力较差,与此同时,医院环境复杂,很容易出现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可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2]。对此,本文通过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旨在了解感染特点,为恶性淋巴瘤患者院内感染预防以及护理提供依据,详细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2.45±4.17)岁。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38例为A组,未出现医院感染的42例为B组。
1.2方法
         常规采集患者各类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包括痰液、尿液、血液等,根据实验室检查操作要求完成细菌培养,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仪完成细菌检定,通过法国梅里埃细菌鉴定卡片和细菌药敏卡片按照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方法完成耐药性分析[3]。分析A组与B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分析各项资料的差异性。
         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为不同患者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并限制用药剂量、用药疗程;(2)加强病程观察,定期评估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脉搏等变化,了解不同患者感染程度以及用药后的症状改变情况;(3)护理期间加强无菌操作,注重个人手卫生,重视各类导管的有效护理,如导尿管等;(4)改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通风、照明良好,及时清理病房内的各类垃圾。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4]。
1.3观察指标
         (1)感染部位;
         (2)感染病原菌分析;
         (3)A组、B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4)耐药性分析;
         (5)A组患者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检验;计数资料(n,%),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感染部位分析
         38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0例(26.31%)、下呼吸道感染12例(31.57%)、口腔感染9例(23.68%)、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7.89%)、生殖系统感染3例(7.89%)、胆道感染1例(2.63%)。呼吸道与口腔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
2.2病原菌分析
         病原菌中55.26%为革兰阴性菌,39.47%为革兰阳性菌,5.26%为真菌,详细见表1。
 
2.3 A组、B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分析A组、B组患者相关资料如下:(1)性别:A组:男24例、女14例,B组:男24例,女18例,χ2=0.301,P=0.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龄:A组(33.85±2.50)岁,B组(27.85±2.04)岁,t=11.805,P=0.000,有统计学意义;(3)住院时间:A组(45.85±2.42)天,B组(30.25±2.08)天,t=30.764,P=0.000,有统计学意义;(4)侵入性操作:A组22例(57.89%),B组10例(23.80%),χ2=10.374,P=0.001,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耐药性分析
         耐药性分析显示,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中病原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等耐药性较低。
2.4护理效果分析
         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患者通过采取优质护理,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100.00%。
3、讨论
         淋巴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处于11-13位。近年来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不断增加,通过对恶性淋巴瘤治疗研究可为该病的全方位诊治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5]。
         人体全身均分布着淋巴系统,相应的增加了淋巴瘤治疗难度,同时淋巴瘤可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出现侵犯,引起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患者放化疗以及使用的药物均可影响患者免疫力,造成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存在较高的院内感染风险。
         本研究中通过对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恶性淋巴瘤出现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为主,病原菌涉及到多种类型,革兰阴性菌最多,占到55.26%;患者年龄、介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指标越大对应的感染风险越高;病原菌对当前较多抗生素存在耐药性,提示临床抗生素选择应谨慎;通过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患者感染得到控制,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管理,积极完善患者各项资料,评估其感染风险,护理期间应重视优质护理,改善患者体质与治疗环境,预防可能出现的医院感染。
         综上所述,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集中在呼吸道与口腔,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且受到较多因素影响,通过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积极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
[1]钟苗苗.75例恶性淋巴瘤化疗间歇期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云南医药,2020,41(03):306-308.
[2]赵晓茜,孙进宁,范磊,等.Roy适应模式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7):1331-1336.
[3]张美.流程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探析[J].国际感染病学,2020,9(02):316-317.
[4]林琳.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51-52.
[5]许惠丽,张晓丽,李楠,等.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9):4431-44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