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20例病人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病人。对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实验组病人则采取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护理后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其糖尿病病人采取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可以改善孕妇的心情,有利于降低孕妇的血糖,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病人在怀孕时血糖升高的现象。怀孕前已经肥胖的孕妇很有可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1]。一般来说,孕期两次测出空腹晨尿血糖呈阳性的孕妇患病的概率非常大,大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在孕后会恢复正常,但进入中老年时期后,此类病人患有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2]。妊娠期糖尿病是非常危险的,孕妇早期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还会经常出现饥饿的感觉,这两个症状都是很容易会被孕妇忽视的;其次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还会有口渴的症状,多数是没有理由的口渴,可能是刚刚喝完水马上就又会口渴;同时孕妇还会出现全身疲乏,头晕,以及尿频等症状,所以孕期的血糖监测很有必要[3]。本文为分析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20例病人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病人。对照组中孕妇年龄为25~39岁,平均年龄为(31.2±2.4)岁,怀孕时间为25~39周;实验组中孕妇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32.7±1.6)岁,怀孕时间为26~40周。两组病人的年龄和怀孕时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记录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病人的心情变化。
实验组:对实验组病人采取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体育锻炼;医护人员要多和病人沟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保证病人心情愉悦[4]。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心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结果通过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5],以P<0.05说明本次实验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血糖变化,护理前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几乎没有差别,而护理后实验组孕妇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的心理状况好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情况对比(x±s)
3 讨论
由于孕妇体内激素的不正常分泌,容易患有代谢疾病,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较高[6]。通过运动疗法和心理护理进行治疗,可降低病人的血糖。病人的负情绪会直接影响血糖,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压力[7]。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控制病人体内的代谢循环[8]。综上所述,运动疗法和心理护理相结合有助于调节孕妇的血糖值,改善孕妇的心情,应用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郭亚珍.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5):149-150+153.
[2]吴仁清.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7):217-219.
[3]钟燕珍,黄祥凤,杨美燕,郑丽玲,陈年芳.观察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04):86-87.
[4]黄昕鑫.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3):155-156.
[5]郑琳霞.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6):192.
[6]林梅宁.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21):135-137.
[7]张静.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9):96-97.
[8]李冬云.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