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牛慧艳1 刘燕2 张秀莉1 赵亮1 柴利卓1 张占强1
[导读]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异常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异常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125例CSVD患者与125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疾病组与健康组,健康组人群均通过健康体检,无任何异常表现,疾病组患者根据核磁表现分为腔隙性梗死(LI)组62例和脑白质病变(LA)组(63例)。健康组人群与疾病组患者均使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量血清HCY水平。检测后,对比健康组人群与疾病组血清HCY以及高HCY血症发生率;LI组和LA组患者血清HCY以及高HCY血症发生率。 结果 检测后,疾病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人群血清HCY水平;检测后,LA组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LI组患者HCY水平,高HCY血症发生率也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HCY水平的高低与脑小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尤其是在LA中变化更为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CSVD提供有利依据,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关键词】血清HCY;CSVD;相关性
         血清HCY(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亦是一项重要的人体健康指标[1],是蛋氨酸与半胱氨酸代谢而产生的中间产物。而高HCY血症主要是由于原发性原因或继发性原因影响HCY分解代谢[2],从而导致HCY浓度堆积,诱发疾病的发生。CSVD是一个全脑疾病,从年龄、血管危险因素等致病原因到引起临床症状之间包含几个层面,从血管的结构功能异常到引起脑组织的损伤,造成脑网络连接的异常,最后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3]。研究发现脑血管病与HCY关系密切,基于此背景,我院对血清HCY水平异常与CSVD的相关性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所收治的125例CSVD患者与125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疾病组与健康组,健康组人群均通过健康体检,无任何异常,疾病组患者根据头颅核磁表现分为LI组(62例)和LA组(63例)。健康组人群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为(51.5±2.3)岁,疾病组患者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为(56.5±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排出标准:(1)患有严重肾脏、肝等急危重症者;(2)患有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3)肺血管病变导致的LI或LA病变;(4)不配合或拒绝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12h后进行采血,并进行常规血清分离操作,取患者5ml静脉血试管加入抗凝剂,混匀后室温放置在3200r/min的离心机中,20s后,取上清液进行-20℃冷藏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HCY水平检测[4]。
1.3判定标准
          记录疾病组患者与健康组人群的血清HCY水平数据,根据血清HCY水平正常值为0-15μmol/L进行分析。判断疾病组患者与健康组人群是否为高HCY血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健康组人群与疾病组患者血清HCY以及高HCY血症发生率对比
         检测后,疾病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人群血清HCY水平,其中疾病组患者高HCY血症例数为93例,高HCY血症发生率为74.4%,而健康组人群高HCY血症例数为66例,高HCY血症发生率为52.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健康组与疾病组血清HCY以及高HCY血症发生率对比(X±S)


2.2LI组患者和LA组患者血清HCY以及高HCY血症发生率对比
         检测后,LA组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LI组患者HCY水平,高HCY血症发生率也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LI组患者和LA组患者血清HCY以及高HCY血症发生率对比(X±S)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CSVD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按照CSVD的病因可将其分为6大类:① 小动脉硬化;②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③其他遗传性小血管病;④炎性或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病;⑤静脉胶原化疾病;⑥其它CSVD[5]。其中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原因,LA和LI是CSVD的常见表现形式[5]。本研究显示,检测后,疾病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健康组人群血清HCY水平;检测后,LA组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LI组患者HCY水平,高HCY血症发生率也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清HCY水平的高低与脑小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尤其是在LA中变化更为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CSVD提供有利依据,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通过检测血清HCY水平可以对患者确诊相关疾病有帮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培成,许著一,姚晴宇,马涛.血清HCY、维生素B_(12)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4):27-30.
[2]徐晓松,周文超,官煜彬,陈少莲,蔡祥胜.脑卒中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尿酸和血清HCY水平的关系[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3):174-176.
[3] 中国卒中学会CSVD专家联盟,中国CSVD的临床研究优先发展战略规划 [J],中国卒中杂志, 2019,14(11):1075-1082.
[4]李爱民.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HCY水平的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206-207.
 [5]许媛媛,孙中武.老年CSV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 D-二聚体及HCY水平变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04):3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