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93019891128XXXX
摘要:在水利工程领域,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是利用自然界的水资源循环进行能量转化产生电能的,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为民增收等优点外,水利工程同样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辅助工程,并且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化路径
引言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下,各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断升温,为了更好的突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延长其基本的使用时限,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施工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依托于扎实的施工作业,可以确保施工设计方案落到实处,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过硬的质量,这样才能将水利水电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等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导致在施工阶段存在着许多质量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水利水电施工的高质量推进。
1工程施工建设特点
1.1安全风险大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多建设于交通不便的山地区带,在爆破等环节施工作业时存在较多危险,为确保安全施工作业,就必须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创建可靠的安全制度并将其践行至实际之中,尽可能改善现场施工环境,从根本上将排除安全隐患,以免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
1.2专业性强
从工程建设环境来看,主要发生于河道、湖泊等区域,施工作业时易受到地形、水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此,施工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立足于现场实际情况,为之采取专业的技术手段,提升施工质量。
1.3施工条件差
总体上,工程施工较为复杂,现场施工环境较为苛刻,易受到暴雨、滑坡等因素的影响。对此,需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创建完善的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现场施工状况,为之采取灵活调整措施,以便提升技术方案与工程实况的相适性,为施工作业提供指导。
2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管理问题
2.1管理效率低
水利工程相关企业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及施工过程的人员组织,任务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问题。其中涉及到的部分监理部门在工作落实上没能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在施工基层阶段存在管理松散,工作态度不认真等问题。由此导致的一系列不规范和不科学的操作不仅难以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也会因技术应用不到位等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部分工作人员或施工团队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过度缩减施工成本。在原材料及施工工艺上出现缩水的问题,再次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此外,部分参与施工的人员及管理人员还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施工工艺与其对应的施工内容并不匹配,这就容易造成施工的同质化和表面化,使整体的施工流程杂乱无序。
2.2工程设计合理性不够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启动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的自然气候、水文地质、民俗风情等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以此来指导相关设计工作的开展,但是,当前来看,在工程设计上,很多地方偏重于技术型方向,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周边居住群众的意见等没有给予足够的考虑,这样就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上较为狭隘,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性质量水平的保障。除此之外,有些水利水电工程地处偏低地域,也给一线勘察设计带来困难,不利于勘察设计的深层次推进,这就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很难与实际工程建设需要结合起来,容易造成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发生。
2.3材料管理不到位
材料是施工作业的重要基础,也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若缺乏合理的管理措施,将不达标的材料应用于施工中,也会引发质量问题。现阶段,偷工减料已经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常见现象,但国家方面并未出台明确的规定,因此助长了使用劣质材料的不良风气,经施工后水工建筑物表现出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并产生大量安全隐患。
3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3.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诸多因素均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其中以原材料尤为关键,在缺乏质量管理的环境下,将直接威胁到施工质量。对此,需从采购、检验、施工等多个环节出发,为之采取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时发现不达标材料。做好材料质量控制,需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采购人员具备判断各类材料性能的能力,可挑选出与施工需求相符的材料;创建材料使用计划,为各环节施工提供保障,确保施工作业的持续性;强化对材料的保管,以免材料变质或性能下降,其中以水泥尤为关键,防潮措施必不可少,控制好袋装水泥的放置时间,需在3个月内,且在使用前需做好质量检验;针对各类进场材料,需检验合格证,具体体现在材料类别、出厂日期等方面,所有数据指标都要满足设计要求。
3.2细化质量标准和规定
从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层面对施工质量进行约束能够有效避免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结束验收阶段,对于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必须在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估验收后才能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质检人员需要严格地对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情况进行筛查。以基层工人的施工质量检查为重点工作,同时配合各类技术应用管理和施工质量的监管,保证全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和内容设置个性化的质量管理方式。如发现质量未达标的施工环节,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并联合施工单位针对专项施工标准方案进行补充和优化。
3.3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应当充分认识技术人才对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确保人才使用费用开支落到实处,突出对专业技术人才安排使用等的监督检查,严禁各种形式的兼职等情况,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文件等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对于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注重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等的深化学习,以此来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更好的融入到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中。
3.4进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施工作业的开展需得到“人”的支持,施工人员在展开各环节作业的同时,还是重要的组织者,所有工程人员都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对此,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需要面向所有工程人员展开培训,体现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等多个层面,令施工人员可以准确认知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积极携手确保施工质量。
结语
水利水电的存在具有现实意义,作为关键性惠民工程,可发挥出多重效益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且直接关联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此,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可行的管理措施,切实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确保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为社会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高崇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26.
[2]刘照,牛红杰,孔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1):55-56.
[3]杨琛.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风,2020(06):185.
[4]赵泽亮.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四川水泥,2020(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