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地市供电地市公司大力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制定产品质量监督规章制度、完善物资质量问题收集机制;强化到货抽检、安装调试以及对投运设备的质量问题发现,实现新旧设备全覆盖。通过质量问题收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机制,建立重点质量分析机制、严格抽检管理和质量问题的闭环管控,落实对供应商不当行为处理,全面提高质量监督工作效率和效果,确保电网物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不断提高电网物资的质量水平,保障进入电网的产品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力物资;质量监督;抽检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电网设备的需求量也增大,电网物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网建设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的好坏,所以物资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保证设备的到货质量,杜绝伪劣产品流入系统,地市公司系统需建立物资到货质量检测机制,采取强有力的物资质量监督控制措施。物资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有监造、抽检及服务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活动。地市供电地市公司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抽检。抽检是指项目单位依据地市公司抽检大纲、抽检作业规范、项目单位与供应商签订的技术协议、供货合同以及国家有关标准,利用检测设备、仪器,对所采购物资在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数量进行有关项目检测,确定物资质量的活动。
一、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管理目标
物资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有监造、抽检及服务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活动。地市供电地市公司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抽检。抽检是指项目单位依据地市公司抽检大纲、抽检作业规范、项目单位与供应商签订的技术协议、供货合同以及国家有关标准,利用检测设备、仪器,对所采购物资在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数量进行有关项目检测,确定物资质量的活动。
抽检管理是物资质量监督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抽检管理有利于强化供应商产品质量意识,不断提升电网物资质量。地市供电地市公司将抽检管理作为物资重点管理工作,通过抽检计划编制、抽检物资取样与检测、抽检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开展对问题供应商不良行为同质量问题联动,实现了物资质量全过程管控,提高了入网物资质量,保障了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二、电力物资质量监督工作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电网物资的种类繁多,供应商数量庞大,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之集中采购范围不断扩大,部分地域性强的供应商的原有市场规则被打破、固有利益受到影响,客观上导致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和潜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传统的电网物资质量管理,主要以到货验收、现场交接试验,以及大型设备的监造等方式为主,开展的检测项目较少,抽检对于物资品类多、数量大,检测技术复杂、不宜大量开展检测的项目或物资,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地市供电地市公司电网物资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
通过对地市供电地市公司质量抽检管理现状的调研发现,各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
1.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地(市)、县地市公司“专业横向到边、层级纵向到底”的物资质量监督网络体系不够健全,县地市公司质量监督专责人员缺失,地市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质量信息共享平台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物资进行全寿命周期质量管控,将电网物资质量从“品质保证级”提升至“质量预防级”,建立健全“专业横向到边、层级纵向到底”的物资质量监督网络体系。
2.试验检测能力不足。
目前各地市检测分中心尚未建立,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又距离较远,运输、检测周期长,设备抽检与工程供应履约之间的矛盾突出,样品在经过多次吊装、运输后,存在一定地安全风险,导致部分抽检计划未能实施。现需加快各地市公司检测分中心建设,储检一体化,做到物资入库检测后才能出库。
3.对供应商质量管控能力不足,不良行为处理、违约处罚力度不够。抽检不合格产品整改不到位,整改复检周期与施工进度冲突,导致部分不合格物资继续在电网中使用,有的供应商承诺延长质保期,而物资抽检未与履约供应联动,延长质保形同虚设。供应商在下批产品中抽检依然检测不合格,未能从根本上形成对设备质量的闭环管控,引导供应商选购质量优良的原材料组部件,促进供应商持续改进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三、地市公司物资质量抽检管理实践的主要做法
1、优化调整质量抽检方式,提升设备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根据地市公司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开展物资检测,同时发挥当地检测优势,委托国网中标的省内供应商开展对配变、开关柜、水泥电杆、线缆等设备材料选作项目的特殊试验。多管齐下,有效提升了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2、强化抽检计划管理。为更好地开展质量抽检工作,根据省地市公司月度抽检计划及物资实际到货情况,制订市地市公司月度自主抽检计划,并在市地市公司生产例会上安排部署,抽检工作结束后统一汇总试验报告,将抽检工作落实到实处。
3、利用抽检检测技术手段,严把物资质量关。利用变压器容量、参数测试仪,镀银层测试仪,测厚仪等抽检设备仪器,提高抽检检测技术手段,对物资抽检质量严格把关。组织专门的验收小组,按照设备供货合同、技术协议及出厂验收报告要求,全面开展物资质量金属检测工作,对主变、设备基础、站内铁构件的漆膜厚度、材质及导电率、镀银层进行检测,确保物资质量安全。
4、落实质量问题闭环处理。对发生的各类质量问题,严格按《物资质量管理办法》等物资管理通用制度要求,除换货、退货外,及时做好合同处罚、抽检费索赔、再次送检及填写供应商约谈记录表并归档等后续基础管理工作。同时将抽检结果运用到供应商绩效评价工作中,确保从生产源头提高质量水平。
5、加强抽检管理专业培训。加强对抽检人员及各县地市公司物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宣贯质量监督管理。对省地市公司新的抽检项目、规范及报告要求更进一步明确,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水平。
四、总结
从近3年物资质量抽检检测结果统计来看,地市公司质量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检测力度越来越大,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质量问题逐步减少,对质量问题跟踪闭环处理更加严格,质量把控严格到位。主要体现在:(1)自主抽检工作深入开展。逐步将检测工作常态化,检测人员配备齐全、熟悉业务、职责清晰,严格按下达的抽检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深入工地、仓库务实开展物资检测工作。(2)物资质量问题上报渠道增多。通过开展自主抽检工作,各部门、县地市公司及项目单位能积极上报设备全寿命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物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全员参与。(3)自主检测效果更加明显。随着自主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目的性,检测项目、力度及范围的加大,检测效果更加明显。尤其是金属检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推动物资质量抽检工作无死角,各类物资质量问题更容易发现,物资质量管控明显提升。(4)各类物资质量的保证有所提高。发现任何质量问题丝毫都不放过,供应商绩效信息收集更加全面性、准确性、规范性,对供应商不良行为上报及时,致使供应商对物资抽检更加敏感、更加配合,质量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各类物资质量的保证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萌,武兰民.加强电网物资质量抽检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23):104-105.
[2]肖汉明.浅析物资质量监督全过程管理[J].农电管理,2013,(3):33-34.
[3]戴宏.物资质量源头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3,(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