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大幅度增加,这也使工程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必然会对人们的正常使用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较为复杂,工期长,施工环境恶劣,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特点进行了解,并找到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筑质量;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引言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渗水及裂缝两大质量通病,然后分析了渗水及裂缝的具体原因,最后探讨了裂缝、渗水等通病的具体防治对策,为今后的通病防治提供借鉴。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通病
当前,建筑渗水及裂缝现象是最常见、多发的建筑建筑工程质量投诉问题。渗水包括地下室外墙板、底板、顶板渗水,建筑外墙及外门窗渗水、屋面渗水、卫生间及厨房渗水等,常见裂缝包括墙体裂缝、楼地面找平层裂缝。为了提高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减少质量投诉,必须提高建筑的防渗抗渗性能,减少楼地面、墙体开裂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物外墙面渗水、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楼地面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问题。
2建筑质量通病问题分析
2.1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的主要原因
2.1.1混凝土楼板因安装问题二次开孔,因封堵不严密而出现管道周边渗水。
2.1.2主体结构卫生间处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竖向排水管道的套管没有进行预埋设置,或者虽然预埋了防水套管,但套管高度出楼面高度不足最终装饰完成面5cm以上。
2.1.3卫生间混凝土翻梁因浇筑时采用不防水螺杆施工而出现孔洞,存在渗水隐患。
2.2建筑物外墙面渗水的主要原因
2.2.1施工不合理不合格造成的外墙面渗水:
一是,剪力墙或框架柱等竖向构件的水平拉结筋设置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或者砌体砌筑时由于操作质量差造成墙面直槎、通缝,进而导致渗水。
二是,砌体的缝隙渗漏,当外墙砌体结构内的灰缝砂浆不饱满时,极易造成外墙面的渗水现象。
2.2.2材料原因产生的外墙面渗水。尤其是C40以上的高标号混凝土,在满足混凝土抗渗、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60kg/m3,水胶比不得大于50%。从而确保混凝土水化热,减少干缩变形产生构件表面裂缝。在砖材方面,目前由于建筑物保温节能的要求,因此以往的实心砖逐步被蒸压加气块所代替,由于蒸压加气块的吸水性,导致相比以往的实心砖,防水防渗性能大为降低。此外,部分混凝土掺入了外加剂及矿物掺和料,使得混凝土构件的收缩量大、稳定性变差,或是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漏振,造成早期非受力裂缝的产生;
2.2.3墙体的各类脚手眼、预留洞口等处填塞不密实,也易导致外墙渗水现象。
2.2.4对于梁底的后塞砖,其灰缝难以做到饱满,导致砌体在沉降时引起裂缝,引发渗水。
2.2.5不同材料的交接部位,施工时未粘贴网格布或钢丝网,导致混凝土和砌体材料接槎处产生裂缝、渗水。
2.2.6窗框与窗洞口间缝隙填塞不密实,也易导致外窗框处渗水。
2.3地面裂缝的原因分析
地面找平层裂缝也是建筑物质量通病之一,地面找平层裂缝通常为楼地面的不规则裂缝,其轻者会影响美观,而严重的甚至造成地面的渗漏水,最终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通常楼地面有裂缝时,通常也会有空鼓现象,空鼓裂缝长时间不处理的话,也易造成地面找平层的局部脱落。通常楼地面找平层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为:
2.3.1地面的混凝土垫层振捣不实、不放置钢筋网片,导致垫层在气温变化下开裂、沉降,进而将面层拉裂。
2.3.2建筑物首层地面的回填土未严格压实,压实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造成地面强度不足或者沉降不一致,进而导致空鼓裂缝。
2.3.3面层收缩不均。如垫层局部不平整,面层薄厚不均,以及地沟过高过低等情况下均可能造成各种情况开裂。
2.3.4施工工序设置不合理,以及楼地面找平层施工缝的留置不当。
2.3.5局部构件因施工时混凝土拆模过早、板面堆放材料集中,从而形成集中荷载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等。
2.3.6楼地面面积较大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由此导致其在温差作用下产生温度裂缝。
3通病的防治措施
3.1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问题的防治
3.1.1套管安装完成后,套管周边浇筑混凝土前要凿毛并清理基层,并在基层进行刷素水泥浆,用细石混凝土分两次封堵、浇筑好管道洞口周边。
3.1.2后期排水管道洞口若开凿,则要开凿成倒圆台形,且预埋套管要高出建筑最终完成面最少5cm。
3.1.3卫生间翻高尽量与楼地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不使用螺杆施工。
3.2建筑物外墙面渗水防治
3.2.1在施工方面,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及“样板引路”等质量引导制度。同时优化砌筑砌体、抹灰砂浆等的配合比,掺缓凝防水外加剂,并做好水电安装各类洞口的预埋留置、尽力避免后期外墙面的开洞、开槽。
3.2.2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各类材料的进场报验及复试手续。在外墙商品混凝土和砌块、砌筑砂浆等原材料方面,选择材料供应商时,要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供应商,尽量做到商品混凝土其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配合比的稳定、科学,砌筑、找平砂浆中砂干净、配比合理,粘结强度合格。
3.2.3加强砌筑工艺管理,尤其是控制好墙体竖向灰缝的饱满度。砌筑时泥工全部采用“三一”砌筑法进行砌筑施工,利于控制墙体灰缝的饱满度。做好墙体拉结筋预埋验收及现场植筋锚固力检测,保证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做好不同墙体材料相交处的金属网片铺设,两侧搭接宽度各不小于250mm,以减少不同材料温缩效应导致的墙体裂缝现象及增加基层抹灰砂浆的抗拉力。
3.2.4严禁干砖上墙。砌筑前砖材按照10%~15%的含水率对砖材进行浇润,避免干砖上墙。
3.3水泥地面起砂、空鼓及裂缝问题的防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3.3.1做好地面回填土的分层压实,采取环刀取样控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3.3.2加强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较大开间的现浇混凝土楼板,杜绝施工拆模过早、堆砌过重等问题。
3.3.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并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包括做好技术交底,控制水灰比以及材料的进场检验及复试,以保证地面材料等符合规范要求。地面的施工内容应尽量安排在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基本沉降稳定、且穿过地面的各种管道已预埋完成并且布置钢筋网片。禁止在已经浇筑好面层的地面上进行裁切、凿洞等二次破坏施工。对于地面基层的处理、浇水、刷浆、压光、养护等各类工序,严格操作规程,上一道工序隐蔽验收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3.3.4地面面层施工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做好地面的洒水养护,避免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进行湿作业,防止早期受冻,施工时环境温度应保证在5℃以上。同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抹压遍数不够及上人过早等问题。
结束语
外墙面渗水、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以及楼地面空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必须从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予以重视,通过提前的各类通病防治方案开展好各类通病的防治,逐步减少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松龄.论述建筑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分析研究[J].江西建材,2019(23):94.
[2]常立军.建筑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分析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