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陈红斌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红斌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让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程质量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掌握正确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工程项目的预算就是其首要前提。
        身份证号码:14010419760320XXXX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让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程质量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掌握正确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工程项目的预算就是其首要前提。但由于我国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所实施的计费标准、工程计量标准以及工程的预算量的不同,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着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建筑造价预算控制措施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和预算控制概述
        1.1造价预算控制的重要意义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与企业对自身投资和收入的管控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企业在满足业主及设计规范要求的同时,能够将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建筑工程预算的作用是提供精准的预算指导使企业在实施建设项目时,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这些预算的数据、指标保证了工程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高效进行,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工程造价控制有利于企业按照合理的规划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其能够对工程成本进行全面调控。工程造价预算在施工的全部环节中均有体现,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并不是独立无关的,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影响。
        1.2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目的
        1.2.1工程造价控制能够保证工程在预算范围内精准高效、顺利完工。通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企业能够对工程成本投入总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为建设方提供直观的成本投入建议,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大幅降低工程的成本额度。不仅节约了工程的资金成本,还能有效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产生停工停产的现象;
        1.2.2工程造价控制能够大幅改善企业投资收益状况。经过科学合理的手段编制的工程造价预算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为企业节约投资资金,还能够增加企业的收入效益,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相反,一个工程如果缺乏前期的造价预算控制,就会使工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盲目投入,散漫管理,这样引起的资金浪费会给企业投资效益带来巨大损失;
        1.2.3工程造价控制能够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多重利用效率。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水平的发展对国家执行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影响较大,建筑企业必须时刻重视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材料和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杜绝一切盲目的资源浪费现象,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可以将建筑资源在项目开工前进行科学有效的论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最大程度上发挥工程预算对成本控制的价值。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2.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
        为了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企业必须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工程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从施工方案到现场实际情况,从施工组织设计到施工细节安排都应当有一个比较详细的研究。实际造价预算中,企业往往忽视了编制造价预算控制的过程。编制人员在没有深入会审图纸或者未调查现场的情况下参与施工前的造价预算编制,这样的预算书往往与实际工程施工情况不符,不能系统地反映项目实际投资支出状况。缺乏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方案,企业无法对实际工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导与管理,不仅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会造成施工单位超预算施工,降低施工企业效益。
        2.2忽视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部分施工单位不认同造价预算控制的实际作用,认为其属于静态和孤立的过程,工程在施工阶段和后期竣工结算阶段稍加注意即可,在他们的观念中,施工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

然而,建筑造价预算控制的最重要阶段却是建筑施工建设阶段,其对整个工程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若在施工阶段全然不顾工程造价的控制,必将对整个工程成本造成影响。
        2.3工程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建筑工程容易受到现场施工条件、政策环境和市场变动的影响,部分工程变更情况对造价预算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企业必须适当控制工程变更的出现导致工程设计也随之改变,造成原来的造价预算和实际成本投入不符。施工现场条件的不确定性及不可抗力等因素,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更,致使工程造价很难为实际施工状况提供指导,也无法符合施工预算情况,一旦存在其他严重问题如施工变更条款的不明确,则会发生因变更导致的资金投入超过施工单位的承受能力。
        2.4施工单位预算管理不合理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必须进行全面规范管理,要想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编制与实施,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预算审计工作。然而,施工单位往往缺乏对工程预算的管理机制,无法将预算编制内容与实际实施状况相结合,不仅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会造成工程无法按照工期顺利完工。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策略
        3.1科学合理地编制造价预算
        为了保证编制的造价预算高效精准,企业必须强化编制造价预算措施,加强对编制方案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完善编制系统的建设,保证企业科学规范数据库与工作程序再造的过程当中注意突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使这些环节的内容都能够贯通与连接起来,实现业务的联合监控。将建筑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被合理的管理,将建筑单位内部的不同部门的工作都有效的协调起来,建立一个高度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提高建筑单位的工作效率。
        3.3管理平台多层化
        建筑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时候,工作涉及到单位自身、工程招标方、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利益,也涉及到不同环节的管理工作。因此建筑工程在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上述单位与工作环节的实际需求,建立一个从工程各个方面都能够合理监控与管理的多层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信息化处理。
        3.4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适应性
        建筑工程的工作难度大,受到自然环境比如施工时期的天气状况、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等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都对工程施工的资本投入、工期与工程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因为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在施工前的种种预测与实际施工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因此,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应该有设置工程参数的功能,软件用户可以按照工程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参数,让系统的管理工作能够适应于工程的实际情况,系统与工程的契合度提高,信息更为准确,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可以更为精准的预测工程所耗费的资金与工程的施工进度。信息系统还要建立成本预测与施工进展之间联系,按照工程的进展计算出工程的资金成本,做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3.5工作流程数据化与数据库的及时性
        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传统的数据传递是通过电话等形式,传递过程长,效率慢,获取一个部门或环节的信息需要不同部门间的相互传递才可以完成,使得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降低,遇到紧急情况,会耽误到工程的后续施工。为了提高信息的交流速度,工程信息化工作就要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工作流程数据化,加快信息的传递。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十分明朗的,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所实施的计费标准、工程计量标准以及工程的预算量的不同,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韩英,付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