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宋林燚
[导读] 摘要:在城市建设工作有效开展中,为更好的给居民带来良好的居住和办公环境,并满足节能、舒适和安全的要求,那么就应在建筑工程中科学有效的注重电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并借助通信、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之下,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由此才能为建筑企业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身份证号码:22028119880622xxxx
        摘要:在城市建设工作有效开展中,为更好的给居民带来良好的居住和办公环境,并满足节能、舒适和安全的要求,那么就应在建筑工程中科学有效的注重电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并借助通信、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之下,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由此才能为建筑企业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策略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加强对居住和办公环境的重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点对促进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发展有极大意义,相应确保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应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只有如此才能为满足人们的各项要求而提供保障,也为建筑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电气自动化优势分析
        1.1具有较强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属于建筑工程中最为基本的标准,有效的正确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重视的工作。对于智能建筑建设中,科学有效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促进工程安全性的提升,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满足对智能建筑开展全面遥控式管理,而对于智能建筑的运行中,如果系统出现突发事件,那么其管理者就可以运用远程遥控来对系统进行维修,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整体工程的费用,也能对维护管理者安全提供保障。
        1.2具备明确监控性
        建筑技术中有效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立新型智能建筑,是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建筑中管理者借助专业操作模块,能够实现对建筑整体进行数字化的监控和管理,主要的操作步骤包括采集、处理以及反馈等,而且也能将反馈数据有效的输送到相应的控制中心,为工程杜绝故障问题的出现能够提供保障,真正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智能建筑开展实时监管的要求。
        1.3拥有较高联动性
        针对以往的建筑工程技术,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所影响,容易使得建筑工程联动性偏低,而建筑工程中任何工作中发生问题,都将会对整体工程的功能带来严重影响[1]。对此,建筑工程必须要具备较强专业性以及复杂性,因施工环境比较恶劣,而且施工中存在的专业知识非常的广泛,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的渗透到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借助其较强的联动性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建立良好的自动判断系统以及自动识别系统等,为满足各项施工要求提供有力保障。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
        2.1重视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
        对于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借助水泵设备、传感器设备共同参与到工作中。对于给水系统的设计中,其方式包括运用水泵设备来直接实现给水要求;运用高位水箱来完成给水要求;借助气压罐满足给水要求。但对于建筑室内中的排水系统中,在其设计是一般会借助重力来完成水流加压的排放[2]。在实际设计中,会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到水泵适宜的位置,而后对排水系统具体排水的参数等进行监控,也可以运用监控水压来实现对水泵操作运行进行控制的要求。而通过运用传感器来检测排水情况、最低报警水位和启泵液位,能够实现智能化排水管理,这对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的有效开展有极大帮助。
        2.2对通风空调系统进行设计
        针对智能建筑的设计中,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针对这一设计环节中,要对空气当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有效的检测,保障两者间浓度不会超过规定限度,而且通风系统也要满足风机自行启动的要求,对受污染的空气开展净化和排除,使得室外空气保持新鲜,由此建立良好的建筑通风系统,对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保障。
        2.3注重供电、照明和动力系统的设计
        一般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要耗费大量电力,因此对电力质量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要注重电源系统的设计,由此满足预防停电和电力系统故障问题的发生,防止因停电而带来损失问题。在智能建筑中的交配电控制系统中,能够满足对智能建筑设备的运行、设备参数和故障警报等进行实时监控,以此确保系统运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策略
        3.1注重系统总体架构建立
        在智能建筑建设中,是以传统建筑为依托的,在针对信息化技术和建筑技术的融合,为用户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改善,满足办公自动化要求,进而使得建筑设备智能化管理达到标准要求,以科学布线为基础,再结合计算机技术来对建筑内各系统等开展科学全面的管理,可以说高质量智能建筑是不能离开高效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协助的。
        3.2关键模块功能的有效实现
        (1)发挥中央工作站的功能。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核心环节,针对不同监视点的监测、数据运算以及存储等功能,都是以中央工作站系统为核心来开展工作的,主要就是集中显示和管理建筑内机电设备,而这一系统和以太网直接连接,以主机、打印机和显示器为基础,为了增强各数据监测、传送和处理的能力,那么就应再将相关数据信息报告给操作人员进行浏览和使用。(2)发挥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对于该系统自动化的控制,主要就是运用PL等可编程的控制设备来实现的,针对当前建筑中具有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会以水泵和传感器为基础,其中给水形式以水泵、高位水箱和气压罐为主,在运用高水位箱来完善给水系统时,会运用DDC来实现对水量的监测和管理,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等[3]。而将三个液位传感器安装到缓冲池内,能够监测水泵使用的给水系统水量,也能监测是否存在溢流情况,如果发生水量出现最低报警水位是,会提醒工作者及时处理;而运用重力流来实现直接排放的排水形式,实际可以运用集水坑在潜污泵作用下实现排水要求,而排水系统要完成对潜污泵控制,一般会通过运用排水泵和集水坑、污水池等设施来满足各项工作,针对监测设备对于潜污泵实际运行情况开展监测,对于给排水系统当中会运用水压传感器来满足恒压供水频泵的启停检测以及控制要求。(3)发挥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在实际的智能建筑中所运用的电量是非常大的,其中照明控制系统不仅要确保照明质量,也要满足节能效果,由此降低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约成本的效果,针对这一子系统会选择计算机、通信技术来满足对建筑内的电力照明设施开展自动控制,通过控制照明消耗和其他费用的情况下,让照明效果满足实际要求,进而可以对建筑物照明设施开展远程控制,在一键控制开关设置下,满足对建筑物照明的整体管控,结合区域、功能进行划分,这样对合理管理照明系统有极大帮助,也能实现控制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效果。
        4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智能建筑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其对满足优化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有极大帮助,而且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极大意义,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中,要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真正有效的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由此更好的优化和改善建筑工程,为我国建筑领域以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进.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4):104-105,111.
        [2]丁大为.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分析[J].河南科技,2013(6):9.
        [3]黄瑞娜.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