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10519850911XXXX2.身份证号码:13223519770107XXXX3.身份证号码:13022319900627XXXX4.身份证号码:13010419740419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呈上升去是提高。然而,机械工程技术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传统机械技术日渐成熟,机械工程技术也正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针对现阶段智能机械工程技术应用情况,总结了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现状,指明了其主要发展趋势,结合传统机械专业与智能化发展相关众多学科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学科交融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机械工程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学科交融特点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在近些年取得很大的发展,其中机械制造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机械制造行业对于设备的质量和设计要求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要保证制造工程的各个环节安全可靠,对机械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机械行业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它解决了很多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使得设计、生产、加工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了最大。但是机械工程在朝着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探讨。
1智能化技术简述
1.1概念
智能化主要是指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的支撑下,不断满足人们需求属性的过程。智能技术作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产物,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当中包含了较多的现代技术,常见的GPS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通过对上述技术的有效融合,智能技术使用价值不断提升。另外,智能技术还能通过智能系统完成相关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等各项工作,然后再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随着智能技术的推广,其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这一优势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展现的十分明显。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自动化中,可以不断提升机械工程自动化水平。
1.2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行业的智能技术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未来发展水平。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就是信息化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从当前阶段来看,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也就是提升传统机械制造模式的发展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首先要积极引用智能化技术,减少工作人员的体力支出,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生产工作的智能化水平。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自动传感技术,提升机械制造行业的智能化控制水平和控制效率。做好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工作,进行智能化技术的改进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做好精细加工的优化工作,提升机械制造水平。随着我国机械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技术缺陷,比如我国机械行业的制造管理工作模式尚未健全,生产模式和技术方式较为落后,企业的创新研究能力较为薄弱,导致我国机械行业的智能化水平难以得到爆发式的提升。由此可见,技术工作人员要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改进工作,妥善改善当前的发展问题,提升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能力。
2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
2.1工作性能发展
现代化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技术类型为精密化处理类型、超精密化处理类型、微型机械设计类型等。这也对机械行业制造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技术要求。由此可见,要进行更为高效化的设备性能研究工作,首先要提升技术设备的研究力度,避免过大的技术误差,也要做好技术成本支出的控制工作,提升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提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设备的工作性能水平。
2.2机械工程的集成化与自动控制化发展
在智能化机械工程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技术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机械工程集成化与自动控制化发展。比如,就机械工程换挡系统而言,设计人员把集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融合在一起,建立其了自动化换挡系统,这样除了能够提升现代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之外,还能够对机械设备功能性予以有效的完善,减少在人力成本方面的支出,并降低工作人员任务量。由此可见,机械工程的集成化与自动控制化发展,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技术体系发展
要进行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工作,也要做好技术体系的研究工作。通常来说有3种类型的技术体系发展要点,一是集成化发展,二是虚拟化发展,三是模块化发展。集成化发展,所说的是机械制造行工作主要依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首先是要利用自动化技术对整体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工作,提升技术芯片的科学性,提升系统线路的集成管理水平,使设备构件精细化发展,同时提升技术体系的可靠性。虚拟化发展,所说的是利用设备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工作。通过监控设备将不同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显示在同一信息设备之上,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监控工作,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工作异常,从而做好预防工作。模块化发展,所强调的是将CPU储存设备以及技术接口等工作模块,根据不同的发展需要,制作成不同标准的一系列科技产物,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优化工作,从而构建成不同工作类型的数控工作体系。智能化机械制造行业是我国的基础发展产业,随着智能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智能化技术促进了我国科学发展工作的进程加快。
2.4网络化水平更高
网络技术发展将计算机与电子产品等融合起来,使用网络协议进行信息实时交互,可以在不同用户间实现一定的信息共享。随着当前网络化程度逐渐提高,网络化特征在产品推广上也会发挥重要作用。网络技术自身优势终将被合理化应用,最终完成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实现跨界销售目标。
3机械工程与多学科交融特点
3.1机电液一体化需求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液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了传统独立专业学科的复合体,并表现出了明显的技术优势。机电液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其主要以机械、电子、液压技术为主,三大学科的融合有效提高了传统机械系统内部组件的匹配程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实际质量。从传统观点来看,机电液一体化仍属于机械工程领域,传统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对机械实现便捷控制,使机械能够更加精确地执行动作或完成其他要求。
3.2光学与影像学的融合
要实现机械产品的智能化,离不开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因此需要多种传感器技术和其他信息获取技术的加入。机械自动化技术依靠众多的光学传感器来实现,光学传感器能够用来判断零部件位置、统计数量、检测零件表面质量等,是机械使用过程信息获取的主要载体,随着技术的进步,要真正实现智能化,还必须在传统的传感器技术基础上融入视觉技术,帮助获取更丰富的影像,并结合计算机处理技术实现更复杂的动作执行。
结语
机械工程技术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进步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其不仅能够给生产、制造、加工等产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也能显著提高社会整体的技术实力。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应以现阶段良好自动化技术水平为基础,更多的结合尖端技术,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智能化的机械工程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帅,焦禹萃.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科技资讯,2014(28):139.
[2]陈志强.机械原理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6(8):300-300.
[3]唐健.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19(1):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