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5263019890215XXXX
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公路工程随之增多,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工作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为了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以此来助力公路工程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工作探讨
引言
公路工程作为我国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群众出行和交通运输中主要的应用设施。因此,为了保障交通经济的发展,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公路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环节,并采取有效方式,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强化公路施工质量,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提供便利。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路基施工中的技术要素
路基工程作为公路工程中的基础工程,路基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行车的荷载,其中路基工程的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的工作质量。因此,在进行路基工程建设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科学完成路基工程相关方面的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放样操作、施工技术、测量等,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尤其在进行路基开挖时,为了保证路基的承压强度,相关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合理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同时,在路基开挖之前,施工人员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了解,熟悉当地的基本情况。此外,在进行测量和放样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要点,要保证测量和放样的准确性,切勿出现丝毫差错,对于地表植物而言,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将开挖处的植物移除,而后在进行开挖作业,通过对当前路段的分析,合理对其高度和坡度进行规划,同时要及时清理掉开挖处的淤泥。
1.2填筑摊铺
填筑摊铺作为路堤这一公路关键部位的重点施工环节,工作者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保障路堤结构的建设效果。在填筑摊铺操作中,施工者可以以每2个结构物之间或每200m为单位来划分施工区,使每一个水平层在全宽范围内所应用的填料相同,同时还要在每隔10-15m的位置设置1组标高点,然后利用竹竿进行挂线控制,提高铺筑施工的准确性。此外,在卸土上,施工者需要结合铺筑厚度、自卸车容量等情况来设计卸料位置,做好厚度控制工作,使每层摊铺厚度保持均匀。在此过程中,施工者要注意,当填筑到路基周围时,需要在路基外侧加宽20-30cm,强化路堤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公路关键施工部位的建设水平。
1.3合理碾压沥青路面
碾压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时,进行合理碾压对于提高路面工程的整体质量来说意义重大,提升沥青路面压实结果,可以使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应用需求。通过碾压措施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时,作业人员要对碾压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碾压温度、行驶速度、碾压厚度等各项会对碾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适当控制。分析碾压次数与速度的具体关系,若碾压速度过快,要适当增加碾压次数,使碾压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若碾压次数过多,则会降低碾压作业效率,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期间,应当结合沥青路面的具体情况,对路面碾压过程中的具体速度进行合理控制,进而使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对路面进行碾压时,最好将碾压速度控制在2~4km/h。
1.4路面施工中的技术要素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路面都是路面施工中较好的选择。两种不同形式的路面,有着各自的独特优势。其中对于沥青路面而言,有着较好的降噪功能,平整的路面不存在缝隙,并且施工时间较短。从水泥混凝土路面角度来讲,不仅有着较强的稳定性,而且夜间能见度相对较高。其中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具体主要包括层铺法与拌和法两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选择层铺法进行作业时,需要选择在温度较高、天气干燥等条件下进行施工。
此外,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保证前15d内完成施工。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公路施工原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查验矿粉、石屑、粗集料等,确保材料在满足现场施工需求的基础上,质量性能符合标准。具体来说,在原材料进场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质检报告、数量、生产日期等资料进行查验,尤其是针对粗细集料、填料质量的查验,有效防范不合格原材料入场,从源头进行原材料质量把控。
(2)加强施工机具质量控制。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机具质量及运行状态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施工机具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并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同时,注重对施工机具的维护与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其运转中存在的故障问题,避免施工机具故障发生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并且有效延长施工机具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保持施工进度的稳定开展。
2.2做好定期检查养护工作
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养护的效果,需要做好定期检查养护工作,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不会带给公路路面结构承载力进行破坏,完成及时修补路面的任务。在对公路有效养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带给公路的危害,达到有效提高路面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实施有关自然灾害高发地区养护的过程当中,应该以定期的形式针对公路路面的运用情况加以科学测定,以便深入了解当前公路路面的应用情况。实际上,应用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时候,不仅应该重视公路工程的养护成效,而且需要进一步使公路工程的施工经济成本下降。具体进行养护的时候,应该运用下述几类不同类型的预防性养护工艺:1)通过利用薄层罩面养护技术,拥有良好的抗滑性,使公路的使用年限得以增长。2)改性稀浆封层养护技术的有效利用,根据相关的配合比,完成改性稀浆混合料的制备,通常在旧沥青路面养护中经常使用,有利于科学处理路面产生的受损、开裂等问题,不断增强公路路面的防水与耐磨能力。
2.3路面翻浆处理
公路路基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很容易发生路基翻浆的情况,导致路面发生十分严重的损坏,从而给交通运输造成诸多麻烦。针对该类问题最为常见的处治方式为:1)局部出现翻浆的路段,可以运用打水泥稳定砂砾桩的办法来进行改善;2)加深边沟,在沟底处来增设盲沟,在路肩上以交错的方式来开挖横沟;3)将软土基挖除,并换填透水性优良的天然级配砂砾,在该阶段之中运用分层填筑夯实的方式,来确保路基夯实的质量。
2.4做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
检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主要是针对沥青路面施工中应用的原材料、混合料的具体问题、路面情况进行详细检测。通过合理的质量检测方式,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可以改善沥青路面施工中各项材料的应用效率,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利用路面岩石检测技术,可以对施工中出现的各项问题都能够得到补救,提高沥青路面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针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与养护工作的时候,加大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注重各类新材料与新工艺的运用,逐步提升施工与养护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保障公路工程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阶段之中,要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且在工程结束之后,要及时针对公路工程实施全方位的养护。
参考文献
[1]王植焱.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8(17):216-217.
[2]李益娟.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4(10):40.
[3]邱连生.探讨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J].江西建材,2014(1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