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施工测量放样应用技术分析 1魏国庆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1魏国庆 2王淑珍
[导读] 摘要:测量工作是桥梁施工过程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测量工作对整个桥梁工程具有常重大的影响。
        1身份证号码:23230319911001XXXX  2身份证号码:37078419830328XXXX
        摘要:测量工作是桥梁施工过程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测量工作对整个桥梁工程具有常重大的影响。现代的桥梁建设跨度越来越大,测量工作也显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之中,应该保证桥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测量工作是现代桥梁工程测量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桥梁测量工作应该具体到桥梁的各个施工部位及放样,从而能够保证桥梁的建设位置和尺寸符合相关的图纸设计要求。本文详细分析了桥隧施工中的放样技术方法及计算桥隧施工测量精度,并简述了测量放样施工后的复测工作。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桥隧施工;测量放样;应用技术
        经济高速发展之下,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极大的促进我国公路领域的全面发展,桥遂工程是公路项目中关键性的组成结构,而该部分的施工难度却是最高的,合理的应用施工放样测量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桥遂工程的质量水平,使得整个公路项目运行更加的安全、稳定,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一、桥隧施工中的放样技术方法
        (一)桥梁施工中的坐标放样法
        坐标放样法是指把需要应用的计算公式记录到全站仪当中,然后通过电子读数,从而把计算公式直接带入到坐标中。坐标放样法需要有控制点的引测,通过三角网的布设,经过核实正确后,对桩位进行检查,再通过台身的放样,从而完成整个流程。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应用的坐标放样法,可以使几何尺寸位置误差小,能够满足桥隧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桥梁施工中的方向交会法
        施工放样中还会使用到方向交会法。在实际的桥梁施工当中,采用方向交会法对重要的结构位置进行定位时,通常都会使用三个方向进行交会,从而增强交会的可靠性。但因为交会存在误差,所以会有一个误差三角形在交会处,但只要这个误差三角形没有超过规定的要求,就可以把三角形的中心点作为交会点。现如今,测绘仪器不断发展,方向交会法应用的并不多,但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会应用到方向交会法。
        (三)隧道施工中的三角网法
        三角网法是基于隧道洞外的平面控制时的一种测量方法,通常需要布设成单三角锁的形式。对于直线隧道来说,需要尽可能采用一排三角点沿路线的中线的方法来进行布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布设成直伸的三角锁,从而减小因为边长误差给横向贯通带来的影响对于曲线隧道来说,需要尽可能采用沿两洞口连线方向的方法来进行布设,从而减小因为边长误差给横向贯通带来的影响。
        (四)桥隧施工中水准测量方法
        桥梁施工中高程放样测量,通常都建立在路线基平的情况下测量,高程放样主要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为了能有效的提升放样精度的准确性,在放样之前对水准尺和水准仪进行检校,在放样过程中使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在放样之后根据放样点和已知点的实际高度差别,对放样点进行必要的改正和检查。
        对于深基坑的高程放样当基坑开挖的较深时基坑边已知水准点高程和基底设高程相差较大并且已经超过水准尺的工作长度,这时再采用水准仪与悬挂钢尺配合的方法向下传递高程。一直到已知水准点高程和待测设点高程相差较大时,再采用悬挂钢尺的方法进行测设。对于高墩台的高程放样,当桥梁墩台比地面高出较多时,放样高程的位置通常就会比水准仪的视线高要高一些,这时再采用“ 倒尺”工作或直接量取钢尺垂距的方法进行测设。
        二、计算桥隧施工测量精度
        桥隧在实际施工放样测量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精度测量的工具为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3mm + 2ppm。
        (1)控制网点位的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分析。

将控制网点位的无常对放样点位的影响值设为m1,对于全站仪测站站A 点来说,其点位误差为mxA、myA,如果不考虑mxA、myA的互协差,其精度计算公式表示为:m2xA + m2yA = m21(公式1)。
        (2)全站仪对角度精度进行测量的误差为m2,主要角度测设中的误差表示为mβ,仪器中的误差表示为mγ,由于在平面控制点中通常采用强制对中的方式,因此将±1.0mm 当作对点精度,其精度计算公式表示为:(mβ/p″× L)2 + 1 = m22(公式2),公式中L表示测站点到放样的水平距离,p″表示角度,单位为秒。
        (3)放样距离的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分析。将放样距离的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值设为m3,通常状况下利用全站仪测量其精度,即bppm + amm,其中1ppm = 1mm/km,公式表示为:a2 +(b × L)2 = m23(公式3),公式中L 表示放样的距离,单位为km,a 表示固定误差,单位为mm,b,表示比例误差系数,单位为pmm。
        (4)放样点的点位误差计算。将放样点的点位误差设为m总,当测量的大气压值精确到300Pa 时,空气温度的测定值精确到1℃,测量的距离精度值表示为3mm + 2ppm,即a = 3,b = 2,通过将数值带入到公式中,然后根据测量误差的传播传播定律,能够确定m总,其公式表示为:m总= m21+ m22+ m23= m2xA + m2yA +(mβ/p×L)2 + 1 + a2 +(b×L)2(公式4)。通过将数值带入到公式中,m总= ± 9.6mm。通过上述计算公式能够得出,如果按照最不利的条件进行考虑,全站仪测距精度表示为3mm + 2ppm,在桥隧轴线方向上桥墩中心线的误差不超过10mm,能够满足桥隧的相关设计要求。
        三、测量放样施工后的复测工作
        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测量复测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测量放样质量,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序,在测量放样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测量复测的最主要目的是及时有效地发现测量前后的建筑物平面位置以及高程点之间存在的差异之处,以此来对工程测量放样的精度进行检验。
        (一)设计图纸的复测
        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也是施工测量放样的依据,一旦设计图纸存在错误,就会对工程测量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所以在测量放样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合理地对图纸进行校正核查,其主要的核查内容是建筑物的高程点与平面位置、平面图的轴线以及总长度等。对于一些矩形的建筑物,要经常地对矩形建筑物对边的尺寸进行检验。
        (二)建筑物定位后的复核
        在对建筑物定位后,依旧需要通过龙门柱以及定位控制柱来复测建筑物的高程位置、平面的尺寸等,还需要对有关的数据以及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检查,从而保证可以达到工程的需要。与此同时,还需要随时检查建筑物的方向和建筑物的桩点位置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变化。
        (三)原始记录观测的复测
        对外业实测的记录,必须要换其他的测量员来进行比较全面的复核。在复核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加法还原检查法来进行复核测量,还可以通过校对公式或者一些其他的方法来对原始项目进行计算,从而发现错误并及时地采取解决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中进行放样测量工作,可以大大提升工程施工的精确度,尤其是公路项目中的桥隧工程,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放样测量之后,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对于桥隧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之下,桥隧工程的放样测量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公路建设领域所产生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工程单位需要充分的重视放样测量工作,以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聂昕,张云贵. 公路桥隧施工测量放样应用技术探析[J]. 江西建材,2015,(1):162-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