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发展 刘金龙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刘金龙1 马海涛2 张书榕3 刘大垛4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挺高,使得城市化建设的脚步逐步加快,同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身份证号码:13092519880406XXXX2.身份证号码:13108219860403XXXX3.身份证号码:13118119901104XXXX4.身份证号码:13302519820814XXXX
        摘要:现如今,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挺高,使得城市化建设的脚步逐步加快,同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此,建筑工程施工规模更进一步扩大,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目前,在建筑领域中,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设备被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使机械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状态,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文章分析了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了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管理;发展
        引言
        建筑行业参与工种复杂,大工程量的作业要通过人工操作大型机械实现,施工现场机械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实际存在使用和管理混乱的情况,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机械设备从准备、引进阶段,施工过程中和后期养护都需要专人专职管理,一方面是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充分挖掘机械的动力;另一方面是出于成本控制的管理考虑。
        1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作为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决定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管理的成效。如果项目的施工管理是一栋建筑,那么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是建造这栋建筑所需要的基础。只有完善这一基础建设,才能推进后续工程,从而为完成整个工程施工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由于机械设备是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只有通过科学的使用机械设备,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才能够既提高施工效率又保障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因为工程建设属于大型的施工项目,一旦出现偏差就会造成严重的失误,同时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还会给建筑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只有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确保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2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机械设备陈旧及技术状况下降
        在某单位,从1984年兵改工以来,由于从部队带来一部分设备,所以很多年基本没有购买新的设备,很多机械设备超期服役,有的已经超过20年还在使用,技术状况明显下降。虽然也购买了一部分新设备,但是大型机械设备由于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单位购买较少,单位多是中小型机械,单件在500万以上的还相对较少。
        2.2修理技术力量薄弱及维修保养困难
        企业在近几年来对施工技术提高了认识,但对修理工作不够重视,很少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原有的设备管理人员也得不到重用,以前的修理工人现在很多都到了退休年龄,修理人员青黄不接,在工地上经常出现一个施工队机械车辆坏完了的现象,在维修保养上,靠操作员去判断实施,有时侯也浪费了物力财力。
        2.3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租赁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已有20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由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租赁市场与全国其它行业一样,专业人才十分短缺。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员管理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不强的问题,加之从事租赁业务的人大多数未从事过租赁专业工作,缺乏专门知识和经验,不能满足租赁业发展的需要,急待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和充实专业人员的素质。


        3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未来发展
        3.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在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企业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制定详细的设备管理流程,同时需要将各部分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明确各自的责任,同时利用奖惩制度约束设备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方面,维护和维修是相辅相成的,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有利于防止设备的磨损。在机械设备的维修方面,通常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这都是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故障情况进行维修,但是这些修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对机械设备保养不好,小修也就会增加。因此,需要定期做好对设备的检修和保养,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始终处于平衡的状态,也能够确保机械设备的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工程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2规范租赁市场并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根据目前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存量资产多、产权界限不清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建立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采取资产置换、收购、以机械设备折价入股等方式进行企业的资产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既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要素市场的骨干,又要面向社会市场创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各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租赁分公司之间应建立租赁信息网,在保证本企业施工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为增加经济效益,可进行相互调剂、拾遗补缺,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租赁市场的规范运行必须排除来自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形成的陈旧观念以及各方面的阻力,对机械设备租赁渠道、价格、台班定额、交易规则、资金来源及信用等方面经过一个调整和理顺的过程。
        3.3加大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领域的管理也应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比如可视化监控系统、群塔作业的塔吊防碰撞系统,从而达到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使用效率进行实时监督和在线管理,并能够及时发现工程机械在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措施。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将是未来机械设备管理的趋势所向。
        3.4加强培养并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首先要抓好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养,通过送出去培训、在职自学、函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管理知识和以法管理的能力,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实施有效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其次要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训练,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定时辅导与集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地进行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评先创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多手段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维护设备的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对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真正把机械设备管好、用好、修好,确保生产的安全、高效、低耗。最后是要抓好维修队伍的建设,通过单位自培、引进中等专业人才等办法,提高国营建筑的维修技术力量,通过较好的维护保养作业,努力提高陈旧设备的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积累先进的管理经验。针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不断探索各种新的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机械设备可以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施工生产安全才能够有保障。
        参考文献:
        [1]侯恩敏,何世雄.浅谈建筑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7):184-185.
        [2]杨延松.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17):39-41.
        [3]徐若瑭.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8):101.
        [4]武海刚.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养护[J].山西建筑,2006,32(7):32-33.
        [5]畅瑞廷.市场经济下的设备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3,29(13):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