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台区线损是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线损率的高低能有效地反映低压电网架构或是企业管理的问题所在,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也是建设节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重点对影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提出了低压台区的管控方法,来实现台区线损指标的管控。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降损措施
1异常原因
低压台区经常出现线损损耗,其具体原因有四个:首先,因为整个配网线路运行时间比较长,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截面相对较小,后期伴随着负荷的进一步增加,原先的线路设计标准与实际的电力需求已经不相符合。与此同时,因为线路长期未曾修理,部分地方老化现象严重,尤其是低压台区。其次,低压线路的三相负荷存在一定不均衡现象,使得整个设备运行方式缺乏经济性,再加上线路中心线具有比较大的损耗,因此就出现了异常情况。再次,部分线路接头位置存在接触不良现象,这就使得接触电阻升高,从而出现发热情况。这一现象主要是有关人员在施工的时候未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或者是自身水平有限,属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线损异常。最后,线路规划不合理,变压器本身与中心负荷位置距离果园,存在较多支路与迂回线路。在增加线损的时候,相应的安全隐患与成本都有所增加。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树木等物体和线路的距离过近,因此经常出现间歇性的放电现象,从而增加了无功损耗。或者是一些外来线路符合并没有经过计量就接入到了系统之中,出现绕越计量,继而出现线路损耗异常。
2降损措施
2.1技术措施
第一,加强对老旧线路的改造。倘若线路时间过长,已经无法和用户用电需求想适应,就需要对其线路进行改造,把原先比较细的导线都更换成截面积可以满足基本规划设计要求铝芯导线。
第二,将变压器的三相负荷进行平衡,定期对符合实施测试并有效调配,确保变压器出线口不超过10%的不平衡度,低压线路和主干线路不超过20%的不平衡度,零线自身剩余的电流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5%。当出现负荷高峰期的时候,还需要重点对其三相负荷加强监测,如果不平衡度与上述几项基本规范不相符合,还需要对其负荷及时进行调整,从而降低整个设备的无功损耗。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线路的施工工艺,具体操作的时候应用合格的工具,保证线路接头压接的牢固性,禁止出现因为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损耗。
第四,在设计规划变压器的位置时,需要将其安装在中心负荷位置处,保证供电半径不超过500m,并遵循短半径、密布点的基本规划原则。
第五,还需要加强巡视工作,对线路周围的树木应该要及时进行清理和看法,在接入其它外来线路的时候必须要对其负荷进行鉴定,只有鉴定合格才可以接入到系统之中,从而实现线路的安全运行。
2.2管理措施
(1)规范用电管理
开展用电检查、打击窃电行为。窃电行为时有发生、窃电形式多样化,窃电者是以盗窃电能、少交、不交电费为目的而采取的一种非法侵占手段,其行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破坏供用电秩序、损害供电企业利益,必须予以重点打击。开展用电检查目的,是对一些存在窃电幻想、私拉乱接等违章用电行为起到一定震慑作用,规范用电秩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杜绝乱拉乱接、无表用电违章行为。这类情况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临时建设等一些短暂使用电力的行为中。杜绝类似行为,主要是加强巡检、加强与辖区用户的宣传、联系,利用群众优势,及时发现、制止此类违章用电情况的发生。
(2)落实台区管理责任制
供电所所长集中召开全所人员动员会,明确台区管理责任制,将“包台区”责任制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所长和“包台区”责任人签字,形成书面材料后,报公司营销部备案。
所长负责统筹协调好各项工作,确保辖区内所有综合台区管理都分包下去。所长和“包台区”责任人要加强对台区农电工的管理协调,共同严格遵守台区用电营销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规定。对农电工违反规范化管理要求从中牟利的,及时向公司营销部反映。公司供电所管理部制定管理约束措施,理顺农电工的工作界限和标准,确保台区用电营销管理措施不受干扰、真正落实到位。公司营销部对查实的确属于农电工不服从相关管理要求的,将查实结果传递到公司供电所管理部和公司主管领导,由供电所管理部对违规农电工实施具体考核。
(3)相邻台区线损互补
在技改之后,电力企业应做好检查、核对工作,以确保变电器读数与户表读数处于同步状态。首先,可以基于营销系统信息对电缆信息与用户信息进行核对,其次,可以通过技术采样来及时发掘线损问题所在;最后,要做好用户原有信息的及时更新。若线缆在老街区,其走向不够明确,可以借助用户识别仪进行住户核对,如此可以纠正旧户表与旧变电器的错误信息。如果情况严重,还可通过拉电操作来识别,但因对用户用电有较大影响,因此除非必要并不推荐使用此方法。
(4)提炼推广优秀降损经验,针对性开展线损培训
为提升低压线损管理水平,营销部编制低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标准,总结提炼出线损管理应知应会手册,便于基层线损管理人员学习、应用。2016年大力推广低压线损管理经验、模式,提炼与总结出“台区线损跟踪监测”法、“降损小组协调工作模式”等多元化、多层次的优秀管理经验,并在低压线损现场会上进行宣贯推广。在开展驻点工作时,组织基层人员进行线损培训,现场指导线损管理和台区检查工作,不断提升基层人员线损管理水平。
(5)低压线损管理经验推广
近几年,低压线损管理中摸索总结出几点经验,一是必须制定科学严谨的指标考核体系和职责清晰的管理体系;二是明确管理线损的重要性,制定降损计划和方案,严格执行。三是逐级传达降损压力,加大线损管控力度;四是建立异常台区跟踪治理机制,及时督办管控,加快降损进程;五是不断提高远采成功率,规范例日,保证实抄率;六是持续开展反窃电工作,保证良好的用电氛围;七是协调相关部门对设备状态差的台区进行改造;八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基层人员线损管理的业务能力。
(6)抄表例日与客户管理
统一例日抄表。以减少因抄表时间不统一而造成线损异常,增加排查难度。客户关系清理。客户关系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存量台区,二是增量台区(含新建变台负荷分割)。由于部分台区供电线路纵横交错、线路混乱,乱拉乱接等现象的存在,导致用户交叉用电,对一些线损长期偏大、无其他明显错误则需考虑是此种情况引起,及时解决。要求台区管理人员加大对一些电量突变、异常及“零”电量用户的分析、巡检、处理,防止造成电量流失。日均线损达标管理。充分利用台线管控系统对所辖配变每天线损进行监控,该系统能及时发现日线损异常台区,对处理计量装置故障等引起线损异常情况,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真实参考数据,为低压配电台区的降损增效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作用。
3总结
电力线损问题对于整个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作为低压台区而言,其电力使用安全又与用户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重视减损工作,在进行降损工作时,除了采取以上措施还应不断的思考和积极开发新的技术设备,从而尽可能从源头上避免问题的产生,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原因分析及治理[J].河北电力技术,2017,35(2):45-47.
[2]钟庭剑,袁葛桦,周明华.基于有效降低台区线损的精益化管理措施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3):11-12.
[3]杨勇胜,刘一民,王正东.搭接大动力用户台区的线损管理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8(10):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