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0419831231XXXX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建筑企业往往通过控制工程造价以此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而在进行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就需要严格把控各项费用的支出,从而更好地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优化管理,避免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当前我国的造价管理仍然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因而本文主要基于当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策略探讨,以期为后续的建筑行业发展增添动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编制是控制投资成本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对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进行正确的预估,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准确的预算管理,不仅能够保障工程项目正常的实施,还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市场价值的关键,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控制的工作中,要整合管理框架和管理流程,落实相关的管理机制,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分析
1.1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为了进一步了解项目竣工后的总支出,管理者必须做好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工作,并实时监控,必要时加以调整,以便于发现项目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保证工程顺利进展,使建设项目的施工成本降到最低。
1.2为工程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反映实际建设成本,便于企业内部资金管控,提高资金的流动率。
1.3对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效控制
在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预算管理能够监测价格,反映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规范现场材料、人员、施工的管理,有效改善浪费现象。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预算编制不科学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科学是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科学的原因主要是造价预算人员专业素养的不足及造价预算意识的不到位。工程造价预算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主要体现在前期准备预算时对市场的调研不足。许多造价预算人员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没有对工程建设项目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缺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细节把控,对工程项目建设全局把握的失衡,导致了预算编制的不科学。工程项目造价预算还存在施工现场及原料市场价格的调研不足,工程项目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是哦,为了简化程序而忽略了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和相应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深入调查,而是仅凭以往的经验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预算编制,这就导致了预算编制方案和实际有较大偏差,很容易造成工程项目预算超支现象发生。
2.2工程造价预算严谨性较低
建设项目是一个高度复杂,专业性极高,需要不同机械设备与人员搭配,完成既定的工艺流程,且最终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无论是人工成本、机械成本、材料成本,都要纳入到工程造价控制内容中,将所有最终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因素全部考虑进来,是工程造价的预估数值,能够真实反映现实情况。因此想要达成工程造价操作效果,造价控制人员就必须将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建设施工全周期与施工环节的各节点产生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操作交集。目前来看影响工程造价整体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工程造价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其二是施工建设环节的管理体系建立是否适应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3施工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隐患多
在安全事故控制上,建筑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安全设备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而当出现不可控制的安全事故时,则需要建筑企业承担员工的医疗费等费用,从而增加建筑企业的造价成本。再者,则是施工工序上的失误,则极有可能需要将已建好的工程项目进行大规模拆除。由此一来,不仅造成了施工材料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建筑企业的釆购成本增加,同时还需要再重复进行采购,由此增加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可能性。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3.1加强造价预算人员培训
加强造价预算人员的培训也是解决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之一。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运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成本预算人员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全面的知识系统。对专业素质的高要求,就迫使建设单位必须加强造价预算人员的岗位培训,在培训中提高员工的造价预算水平,并通过培训不断促使员工学习最新的成本预算理念。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在培训中不断积累成本预算经验,并经过思考将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通过学习运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成本估算时,还应当及时利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对可能出现的成本预算问题加以解决,提高成本预算的准确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预算超支情况的发生,保障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3.2加强预算审核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预算审计工作是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中,由于整个建设项目比较复杂,必须充分整合项目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选择科学合理的评审模式,然后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审查过程中,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实际施工中,工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如施工设备的安装费用,维修费用和后续设备维修费用等,无法在图纸中反映,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的实施情况合理收集;第二,建设项目的重点应当集中工程量的预算和审计上,以确保整个项目的施工成本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因此,要把工程量数据作为建设工程工程量评审工作的重点,严格按照施工预算表进行计算;最后,材料的单价也需严格把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有效的调整。
3.3科学预测市场行情
市场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而对市场行情进行科学的预测能够有效降低超预算的现象发生,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在对市场情况进行预测时要做到以下两点:预算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保证获取市场资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专业预算人员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要加大对建筑原材料市场价格的预算控制,使建筑工程预算的结果有弹性,能够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使预算的金额能够与实际的工程造价相符合,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发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
3.4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
项目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非常困难。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原材料浪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预算的超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首先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其次是人为因素,如合同变更、技术人员失误等。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合同、技术、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采用科学合理的对应措施来计算施工成本,防止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还影响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算过程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因此,要对预算编制人员展开系统化的培训,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以及编制合理的造价预算,并建立监管机构,全员参与到监管工作中,以此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与实际施工开支相符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德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1):87+89.
[2]张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方法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36-37.
[3]张霞.浅析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