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52319860213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造价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建设工程造价中,预算工作是重点之一。目前,建设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会对整个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对建筑工程造价超支的主要原因及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对策;原因;超预算
引言
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预算需渗透到各个环节,方可全面控制造价预算,最大限度减少造价超预算可能性,给企业投资建设提供扎实基础成本保障,利用精准的投资金额造价预算,避免后续投资发生资金流转等方面问题。保障企业效益,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水平,是新时期背景下的工程建筑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结合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常见的造价超预算现象,明确引起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具体原因,加以科学控制,能够针对性提升增加预算管理实效性,进一步体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积极意义,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有序落实,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与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探讨工程建筑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预算人员自身因素
建设工程造价超支的原因还包括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不同预算人员工作经验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在编制预算时不同预算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实际成本金额与预算成本金额相差较大,从而使项目成本预算过高,进而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此外,在编制建设项目预算时,大部分预算人员没有到施工现场进行相关的分析调查,他们仅仅依靠相关单位提供的书面材料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编制预算,这使得编制的预算金额与实际成本金额相差甚远。
1.2造价概预算编制不合理
编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工作人员,其谨慎态度、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造价概预算编制水准。一些编制人员因为自身能力和素质有限,所以编制的工程造价预算数据真实可靠性不足,频繁发生缺项、漏项等问题。加之对项目的分析不够深入,更加难以精准确定工程各项费用,由于概预算编制环节人为原因引起的造价超预算情况十分常见。
1.3市场环境的原因
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原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原材料市场有着明显的依赖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成本,所以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我国建筑行业在核算建设成本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金额款项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5%左右,而随着建筑施工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其占比也在不断扩大,受到经济的影响,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给预算编制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另外,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给预算编制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对未来市场情况进行预测,而原材料市场的价格可能会在建设周期内发生变化,预测的难度较大,容易发生误差,造成计划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符,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2.1做好施工阶段预算管控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要做好这一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将其纳入到施工现场管理要点事项中,切实发挥预算控制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整体效果,促使施工企业获取更多施工效益。在具体落实上,一方面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现场负责预算控制的专业人员,实行责任落实个人的管理制度,用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各环节的预算管理工作。
其次,施工现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按照概预算编制和工程进度安排合理开展,减少资源浪费情况,对各种资源实际用量进行科学控制,特别是物资的采购环节,要从价格、质量等多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进一步保障现场施工的经济效益。
2.2完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
一方面,成本预算人员本身必须具备热情、专业的态度和认真的工作风格,对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数量、单价的标准规定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预算人员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为合理、有效地编制工程造价预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政策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建设项目所需材料在规格、标准、价格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对相关成本预算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材料和设备的性能、价格、品种和规格有全面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市场有更客观的认识。同时,我们必须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价差。最后,成本预算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市场、相关政策和外部环境,做好充分准备,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打造专业造价预算队伍
一方面,做好队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队伍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可以接受专业系统的课程培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观,与社会发展相接轨,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造价预算编制理念以及方式方法,能够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预算编制中,提升预算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项目可行性的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努力,不畏辛苦,用良好道德素养,高品质完成造价预算工作,给接下来的造价预算管理控制夯实根基。3.4做好施工阶段预算管控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要做好这一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将其纳入到施工现场管理要点事项中,切实发挥预算控制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整体效果,促使施工企业获取更多施工效益。在具体落实上,一方面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现场负责预算控制的专业人员,实行责任落实个人的管理制度,用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各环节的预算管理工作。其次,施工现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按照概预算编制和工程进度安排合理开展,减少资源浪费情况,对各种资源实际用量进行科学控制,特别是物资的采购环节,要从价格、质量等多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进一步保障现场施工的经济效益。
2.4对市场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研究
通常在一个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中,预算人员会首先对市场进行彻底的调查,但即使这样也会有超支的可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预算人员的市场调研外,科学的市场预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这是建筑材料和其他材料的市场价格预算。这将控制整个项目预算,使其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结合预算金额与实际项目成本,减少超支的可能性。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还影响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算过程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因此,要对预算编制人员展开系统化的培训,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以及编制合理的造价预算,并建立监管机构,全员参与到监管工作中,以此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与实际施工开支相符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居舍,2019(10):12.
[2]马锴,陈曦.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借鉴[J].现代装饰(理论),2013(7):172-174.a
[3]谢君.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比较分析[J].四川建材,2013,39(2):277-281
[4]孔令国.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J].经贸实践,2016,(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