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 徐仁芝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徐仁芝1 赵青2 陈雅军3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身份证号码:33062119870427XXXX  2身份证号码:33060219850329XXXX  3身份证号码:33062119860817XXXX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必须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社会发展需求、人们满意的、高质量的建筑物,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施工技术管理的合理性,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并通过规范化、高效化的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在目前阶段,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快,但是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并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般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以归档文件和质量管理工作为依据,这就导致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化,使得管理难度加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企业生存和企业形象来说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好处有两点,首先是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在目前的施工过程当中,会有第三方监理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但是这些企业都注重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忽略了工程的质量,这就使得建筑工人在一种很危险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业主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充满各种危险,如果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就能够有效的避免以上的问题。其次就是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纵观现在的房地产企业,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一般都会注重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而小企业为了能够最大化利益,通常会忽视这些问题,所以这就是建筑行业出现两极分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化和有效化的重要保障,能使施工技术的运作更加流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建筑施工的进度问题、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档案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图纸会审等。这些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具体落实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物,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复杂、难度大的特点,对管理人员挑战性大。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少完善的施工技术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明确规定了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使之合理、有据可依。在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时,管理体制能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保证工程质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缺少完善的施工技术制度体系的情况普遍,这导致问题丛生:在施工时,施工技术标准未得到落实;施工单位权责不明,问题出现则无人问津,甚至出现推诿的现象;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存在侥幸心理,并未按要求设置消防设施;施工人员没有明确的任务和强烈的责任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为常态;施工的检验工序无法顺利进行……对施工技术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为工程的质量问题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3.2缺少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手段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组织、有结构地进行管理。但即使管理体制优越,若没有相应的监管,管理体制仍会形同虚设,在施工时难免让人钻空子。当前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督环节较为薄弱,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甚至几乎没有监督管理这项工作,原因之一是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混乱,人员交叉多,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和手段,也缺少监管意识,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敢管”“不愿管”,害怕得罪人。完全依赖施工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是不够的,还要合理利用好监管这双眼睛,为工程实施保驾护航。
        3.3缺乏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建筑行业多使用承建的方式开展施工工作,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要求和施工标准,不同的承建单位的施工质量可谓“天壤之别”。承建的施工方式使得施工标准难于统一,也导致了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的困难性。

但若没有一套合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就很难实现施工工程的高质量要求。现有的施工企业多是使用合同对承建单位进行约束,但由于承建单位与分包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原定的技术实施标准很难实现,使得实际实施效果远远低于预期效果。如果承建单位完全按照分包单位的标准来进行,则会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成本,且影响施工进度。缺乏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也成为施工技术管理常被诟病的问题。
        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措施
        4.1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观念
        要想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观念。这些先进观念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对建筑施工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施工的各个细节更加完善,帮助施工人员掌握一定的先进知识和内容,更好地提高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
        4.2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来说,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没有一个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相关施工人员就没有一个约束的体系,整个建筑施工也会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大家无法各司其职,由此可见,完善的相关施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在这些制度约束下,每个人都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共同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施工氛围,促进整体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提高。
        4.3健全施工技术监督制度
        高效的建筑施工需要有一定的施工技术监督制度来提供保证。只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才可以帮助各个部分的施工人员认识到自己当前的不足、所需要做的内容、需要完成的工作,只有明确目标,得到一定的压力,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建筑施工。
        4.4优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优化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整体建筑施工也是极为重要的。相关建筑施工队伍需要注意,尽可能地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性人才,具备一定的高素质和优质的专业性知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效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促进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4.5对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处理
        在一些建筑施工工地中,也容易出现一些情况,施工材料乱放乱扔,导致施工现场无法得到有效的整理,也会影响整体建筑施工的效率降低。不断地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摆放合理,也放到需要用的位置,方便使用,也是极为重要的。
        4.6优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对于建筑工地的管理模式来说,需要进行一定的信息化的处理和加强,从而优化其信息化的建筑效率。随着社会科技力量的提高和发展,建筑施工也需要适当的使用一些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和施工效率的提高。在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时,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应用中寻找合适的发展方法。
        结束语: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行业市场,技术、环境、人员等不利因素带来的施工异常情况时有发生,希望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意识,进而提高管理水平,使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迈上新的台阶,真正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改文.论析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国标准化,2019(04):13-15.
        [2]朱文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96-197.
        [3]施海囝.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149.
        [4]张海滨,杨治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43-44.
        [5]潘炎棠.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0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