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及展望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1郭琦 2徐蕾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1身份证号码:13020519780204xxxx    2身份证号码:13020419820330xxxx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各行各业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也在推动着企业内部经济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更是给建筑排水设计带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它对传统排水设计中工作效率低、协同性差等缺点做了很好的弥补。本文主要基于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对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排水设计;建筑
        引言
        最初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图纸是以最传统的方式进行即手工绘制,但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绘图已经进入到了网络软件设计的时代。科技发展的迅速,带给了它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面临新的机遇面前,较之前的辅助设计的方式遇到了挑战,在互联网更为迅猛的发展冲击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遇到了新的问题。
        1传统建筑给排水设计辅助制图中存在的弊端
        1.1信息性
        计算机软件的引入,使传统手工绘图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出现了AUTOCAD辅助设计工具,但是在它帮助完成绘图工作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所传达的信息较少,在界面上只能只管的看到图层、线型比例等,不能传达的其他较为专业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他辅助画图的的软件出现,但是都没有摆脱这个弊端。直到BIM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改变。BIM技术,也就是信息建筑技术,在提高建筑设计效率的同时,也参与到了整个工程的设计管理中。它没有改变绘图最原本的性质,只是在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但是它带来的变化和之前的绘图有着天差地别。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来说,BIM技术将平面思维立体化,对设计对象进行多方面立体的研究,给设计工作人员传达了更多的信息,方便其后续工作的完成。
        1.2可视性
        可视性也是绘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AUTOACD绘图软件,只能提供二维模式下的景观图,立体感及体验感都极差。但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发展,在宏观方面上介绍了设计图纸的可行性,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可视性。设计图的可视性近几年来做的较好的就是BIM技术,基于它长年累月对该项技术的优化,它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所带来的三位立体图形,不仅可以从立体方面观察设计图形的信息,还可以从多个方面调出其平面图,让设计人员以最直观的方式对自己的设计图纸进行修改或描述。BIM技术在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弊端。随着设计图层的叠加,各个角度的完善,使得软件所需要的内存也越来越大,很多载体到最后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不堪重负,造成系统的崩溃,使得设计人员的心血付诸东流。其子菜单和项目科目的增加,在为设计人员带来可视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视觉疲劳。所以,在现在发展较好的BIM技术里,如何使它更加轻便,简洁成为了现在最主要的研究目的[1]。


        1.3协同性
        协同性所表示的是各个软件能否进行综合完成处理,对同一个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完善,使得两个软件的综合设计效果达到最优。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中,离不开这样的协同设计。最基础的协同设计是各个部分分工完成,最后进行一定的拼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但是因为各个部分存在些许的差异,所以最终拼接的效果并不如意。如果要对最终的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那么就要要求某一部分的设计人员重新进行设计,而后替换之前的,或是重新进行拼接。而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还降低了设计图纸的要求。而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对这样的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保证之前的协同能力的基础上,添加了公共平台的能力。使得所有进行该项设计的人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不管是哪个部分的修改,都可以通过共同的服务器传输到分部的设计人员手中。这项技术的应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大大的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2改变此种弊端的解决措施
        2.1提供第三方测绘报告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的通过时,应当要求设计单位提供第三方测绘报告,审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三方测绘报告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对方案进行一定的审核和对照,如果发现了问题可以及时的与设计单位进行一定的沟通,从而对方案进行修改,避免出现一系列不达标的现象。而第三方测绘报告也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设计方案的最终通过增加一个可靠的说据[2]。
        2.2规范管理,健全法律规定
        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出台相关内容法律规定,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条例,避免一些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现实情况进行不同的法律规定,使设计单位不得走入法律的灰色地带,从而降低设计图纸的质量,使得后续的建筑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
        2.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建筑给排水设计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专业的绘图功能,还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设计单位应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提升互联网思维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创新,一方面时刻把握法律法规对该项工作的限制。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减少一个设计图由多个人员经手的现象,加强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设计图纸的水平。
        3结束语
        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只有将现代科技,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才能推动这一行业的变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想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作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志斌.互联网思维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及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6):152-153+155.
        [2]甯小波.BIM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四川水泥,2019,270(2):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