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是一种重要的承包方式,其工作范围涵盖现代项目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总承包项目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运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很好地保证了工程的质量。鉴于社会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项目规模也渐渐变大,而项目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项目执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项目的需要,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总承包模式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实践
从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发展情况来看,EPC工程总承包是其发展的必要趋势,但是EPC工程总承包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有利有弊。利端是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大部分的承包商都会被其所吸引,而其弊端是因为其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设计、施工以及材料的购进等都是在包含在内的,因此可能造成的风险源也较大。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风险的发生,保证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盈利性,需要专业人员在施工前期做好风险防控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施工项目加以管理,由此来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1EPC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
1.1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
关于EPC项目管理,其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并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中的相应要求。
1.2涉及面十分宽广
EPC项目管理的涉及面极为广泛,其中包含业主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设计方需要负责的设计工作内容,采购部门针对工程中需要的各式专业设施以及材料的购入,施工单位的设计施工,生产中的组织管理,监理单位的施工监督管理,本地相关质量检验机构的查验和备案等众多方面。
1.3管理过程具有一定复杂性
EPC项目管理中需要处理人员以及其他方面的众多事情,同时这些事情之间彼此制约、互为影响。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自身的诉求、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对各式因素加以协调管理,使其统一到相应的项目整体目标中。由此可见,其管理过程是较为复杂的。
1.4社会责任重大
EPC项目建设中包含众多内容,如施工现场环境以及相关资源的保护、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因此,其社会责任重大,需要大力关注。
2我国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总承包立法不够完善
现阶段来看,对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文件去支持,所以其在立法方面较为薄弱,没有严谨的法律予以佐证,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运行。
2.2总承包单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对于我国而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传统模式仍然处于主流地位,而工程总承包模式属于新兴模式。虽然其存在许多益处为广大承包商所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有一大部分管理人员对其的认识不足,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管理经验上都还有所欠缺,这也就表明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管理者在综合素质方面有待提升。
2.3设计和施工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
当下,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设计和施工还未能做到完全相辅相成,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是相互分离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前我国相关行业中较少涉及施工设计,设计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性,并且由于我国西部和北部发展较为落后,这一现象也就比较严重,这一问题也是影响工程总承包模式实行的关键环节。
3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策略
3.1加强项目设计的初步设计和科学管理
必须做好项目设计的科学管理。第一,一定要保证项目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性。有必要加强设计人员对工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确保设计人员认真对待。在工程设计中,科学规划应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环境、行业标准和业主的建设要求进行,以确保项目设计的顺利实施。第二,必须在项目的流程设计中做好评估风险,并考虑存在哪些风险的影响。一方面,项目的设计应该与业主进行沟通,必须保证业主满意,而且设计符合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对实施后期可能遇到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并在设计中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第三,有关部门应在总承包中建立和完善项目设计阶段的监督机制,监督承包商做好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一定要确保方案设计的质量要求。
3.2EPC项目运作的全链条管理
EPC项目运作要想到的应该是全局管理,不论是全链接管理过程中的“E-P-C”的哪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有全局观、全链条管理的大局意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关注较多的是施工环节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管理,协调的是不同部门的资源与现场安全标准、质量标准和工期计划之间的矛盾,思想方面不太重视,导致有时某些环节出现问题,从而紧急动员国外当地或国内的人力、机械等资源抢赶工期,造成大量成本支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往往都是只重视局部忽视整体,这些都是要协调解决的。
3.3风险中的应急管理
风险应急管理在总承包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以突发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为例,将在风险应急管理中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自然灾害风险存在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主要特征。在风险应急响应方面,可以按照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预先设计应急预案,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信息,启动风险应急预案,快速疏散人员,监测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以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现在全球经济并未持续向好发展,如全球负利率的现象增加。目前世界以负利率作为标价的债券,特别是政府债券,高达17万亿美元,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了重大的挑战,有突发经济危机风险的可能性,因此要制定有效的处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证总承包工程的稳定,准备好突发经济危机的风险的应急措施。总承包企业应对运行中的子项目和部分风险子项目进行认真检查,并采取延期的方式,必要时,能够停止工作,减少资本风险,预防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过度投资,保障总承包企业的经济利益,满足总承包企业的经营需要。
3.4高度重视安全系统管理的实施性
EPC总承包商管理人力资源分配和项目部门,可以提升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需要建立承包商的安全管理组织,改进安全管理系统,必须确保有效实施动态安全控制。EPC承包商从施工单位和公司安全管理系统的角度签署了他们的立场协议,改变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实行规划管理体制,明确工程和施工承包商的安全责任范围。
3.5积极拓展项目融资管理能力
在大型项目的开展建造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融资方式,因为一旦在工程开展后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就会直接导致工程失败,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因为一个工程而拖垮整个企业,并且在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也会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开展增加一定难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建筑企业需要积极拓展项目融资管理能力,尤其是在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比较多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信贷额度不高,并且从银行完成贷款需要经过多方审批,手续繁多,很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影响到建筑工程总承包的业务拓展能力,因此开展项目融资是保证建筑工程总承包开展的重要条件。
结论
总承包工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是我国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国际化的成功尝试。当设计单位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主导作用时,采购和施工工作进展顺利,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充分配合,承担了大量的具体任务。这有效地规避了风险,促使了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了安全质量和进度成本。
参考文献:
[1]关沂山,李明勇,王岳松,等.国际EPC工程中的界面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37(5):4-7.
[2]仝丽.基于全生命周期的EPC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