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钟连英
[导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广州市从化区林业和园林局  5109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区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的重要内容,森林公园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森林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森林公园;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1从化区森林公园基本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区建立流溪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以来,全区目前已规划建设的森林公园有23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区县级森林公园17个,镇级森林公园2个,初步构建比较完善的森林公园体系。森林公园总面积60万亩,占全区林地面积的29%。
        2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取得的成效
        2.1通过建设森林公园,提高了森林质量,优化生态环境
        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是以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区在各森林公园划定后,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森林公园管理规定,严禁进行商品性采伐,投入资金进行林分改造;认真做好森林防火、林地巡查等日常管护;近年来,我区投入约2000万元对联溪森林公园、沙溪森林公园、麻村水库森林公园、连麻森林公园、鳌头马岭森林公园、风云岭森林公园等6个森林公园进行建设,通过封山育林、林相改造、绿化景观提升等手段,有效地保护了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资源,提升了森林公园的林相景观和森林质量,促进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目前,我区生态功能等级较高地方,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2.2通过建设森林公园,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森林公园的建设,一方面提升森林公园林分质量,另一方面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直接提高了林农的经济收入。一是实施生态补偿。目前我区60万亩的森林公园的林地,基本上已划为生态公益林,因为森林资源管护好,森林质量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档次高,今年每亩补偿达100元以上,全区森林公园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费约5000万元。二是通过森林公园林地林木流转,盘活森林资源。目前我区的23个森林公园中有7个是社会投资建设的,包括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外婆家森林公园、大金峰森林公园、沙溪森林公园、联溪森林公园、五指山森林公园、麻村水库森林公园,林地面积约5.1万亩。企业通过租地租林形式把林地林木承包过来建设森林公园,将闲置的森林资源变成林农可观的经济收入。如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租用林地6000多亩,林木一次性补偿2万元/亩,租金150元/亩/年,直接补偿林农、经济社、村委近2亿元。林农在收取租金的同时还可领取生态公益林补偿款。通过引进企业建设森林公园,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2.3通过建设森林公园,带动了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近年来,我区依托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森林康养及森林旅游活动,举办了包括全国森林露营大会、国际山地马拉松比赛、森林定向越野、南粤古驿道徒步大赛活动。石门和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业也持续发展,每年都举办石门红叶节、流溪梅花节等森林赏花节庆活动,2019年,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约48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约1100万元,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约46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约1800万元。风云岭森林公园每天登山健身市民约6000-10000人次,为城区居民休闲锻炼提供了一个好的去处。联溪森林公园的千龙沟大瀑布每年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依托大量的游客,带动了我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我区土特产的销售市场,提高了我区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时在森林公园周边地区发展了一大批民宿民居、农家乐,部分农民直接受雇于公园企业,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森林公园为基点的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业发展不仅带动农民富裕起来,而且还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地践行把我区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森林公园管理存在问题
        3.1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区只有5个森林公园编制了总体规划,有18个森林公园急需进行规划或修编,而且,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没有很好融入我区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之中,与土地控制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等规划未能很好地衔接。同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只有4个森林公园成立管理机构和7个森林公园由企业经营管理,其他12个森林公园均没有成立正式的管理机构。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在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的约束和控制下,管理工作的开展过于随意,未能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导致森林公园建设无法规范的进行。
        3.2森林公园建设配套政策、体制不到位
        森林公园内开展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缺乏政策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指引,按照现有使用林地、使用土地的政策,条件限制较多、手续较长、费用较大,同时建设的指引也不明确、详细;针对社会力量建设森林公园的体制机制还不到位,缺乏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导致森林公园的建设进度缓慢。在对森林公园建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管理体制的监管下施行,这样才能保证所开展的管理工作能够合理的进行,促使森林公园建设更好的实施。但现阶段森林公园管理体制非常的复杂多样,无法合理的调整和监管森林公园建设的各个方面,相应的为促进森林公园建设所开展的管理无法合理的、规范的进行。
        4发展对策
        4.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指导和监管
        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依照国家、省、市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和条例,加强森林公园日常建设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到强化管理、建设,有序开发。
        4.2加快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坚持多规合一,规划协调的原则,加大林业、国规、环保等部门的衔接,在2019年前完成15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工作,在2020年全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4.3制定出台政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我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积极向上级反映,尽快制定森林公园建设需要的配套政策,特别是用地方面的政策,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努力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大力鼓励多元主体进入森林公园建设领域,进一步将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力量。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森林公园的质量水平。
        4.4建立森林公园建设管理队伍
        为了实现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有效应用,一定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专业强的管理队伍,规范的、标准的执行各项管理工作,可促进森林公园的建设有效的实施。对于森林公园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进行岗前培训,结合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相关工作,就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专业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其次是对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总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对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促使员工更加规范地投入到工作中。
        5结语
        森林公园建设能够促进经济水平和形象的提升。但现阶段从化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存在很多不足,如总体规划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够清晰等,这使得森林公园的建设无法有效的开展。针对此种情况,应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加大森林公园的开发力度、建立森林公园建设管理队伍等有效措施来优化和改进森林公园建设管理,促使其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为更好地进行森林公园建设创造条件。所以,不断调整和优化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是实现森林公园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探讨[J].张凌辉.现代园艺.2020(03)
        [2]森林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周曙光,熊强.农业与技术.2017(23)
        [3]安徽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对策探讨[J].程鹏,徐建敏,张舜,薛静.安徽林业科技.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