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建筑机械设备是施工现场完成各项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能够展现企业的外部形象,彰显公司的实力的象征。在施工现场做好建筑机械的管理工作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企业想要优化自身管理模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就必须针对建筑机械进行有效的管理。
1.强化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机械已经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生产力,是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保证建筑机械的安全、正常运行,使建筑机械的使用性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带动企业发展,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筑机械使用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建筑机械故障及其流动性作业等诸多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质量问题频频发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强化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建筑机械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保障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
2.当前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现状概述
2.1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在制度方面不完善
现今,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正处于改革期、快速发展期,有些企业便取消了应有的、专门开展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机构,这使得机械设备管理的各项职责非常不明确,最终导致无法对建筑机械设备开展高效的管理。
2.2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在使用方面还存在问题
建筑机械设备一般都是在室外进行工作的,所以要受到施工环境、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较大影响。此外,机械设备在工作时需多次开展组装、拆卸工作,所以也会呈现较大的磨损。为了尽可能的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一定要在平时做好机械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防患于未然。
2.3建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及维保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
建筑机械设备操作、管理及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但从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看,多数企业并未严格确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维保人员的数量及职责,存在建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维保人员岗位重叠的现象,难以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具体到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环节,设备运行效率表现与设备维保频率有关,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用于专项设备维修的经费较少,维保手段方法单一,无法保障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而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技能培训上,不及时或不到位的问题较常见,一方面影响了建筑机械设备维修效率,另一方面也导致新型的建筑机械设备应用率低,机械设备与施工作业需求之间出现不匹配现象,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周期、安全等目标达成。
3.加强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建筑机械的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建筑机械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则,对管理责任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并落实到人,同时应保持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对其所承担责任的认识。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刺激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促进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3.2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和检查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机械设备的影响,所以需要针对在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但是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在维修上难度比较大,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所以需要组织专业化的建筑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出现返修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工期延长。另外相关维修人员需要保障机械设备不会受到二次损坏,所以一般在进行维修时是选择施工现场原地进行维修。其次,除了通过维修方式来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之外,在平时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机械设备加强日常的检查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保障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机械设备可能存在故障的情况,就需要保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这些问题,将因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将安全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3.3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相对来说结构运作系统比较复杂的建筑设备,这种设备比普通的设备更具有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的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建筑企业平时对其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往往不能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特种设备的危险性。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维修和检测,如果企业内部由于技术水平限制不能对其进行系统有效地维修,建筑企业可以找专业的维修单位定期到施工现场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以防止因为特种设备出现损害造成周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4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需要针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业务训练,针对目前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行为,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的培训。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操作也更加复杂,面对目前功能比较复杂、类型比较多的建筑施工设备,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需要加强对建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训练,保障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能够对机械设备进行准确的操作,保障机械设备能够实现高效运作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3.5注重建筑机械的跟新换代
工程机械现代化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建筑企业对于及时了解建筑业工程机械及与企业自身结合的最新动态,对于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一些效率低、耗能高、严重老化、落后的建筑机械给予报废,及时更新所要淘汰的建筑机械。同时,在工程机械采购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工程机械的结构、性能等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保证建筑机械能够在企业中得到较好的利用,做好建筑机械的质量和性能检验,以及做好日常维护,降低建筑机械的损坏率。
3.6强化建筑机械的信息化参数记录
由于建筑机械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具备复杂性和连续性,所以很多大型施工企业,在机械管理上已经呈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因此,需要进一步落实信息化参数记录,例如:列出所有建筑机械的规格、数量、购买时间、使用状况、使用次数、报废年限、检修状态等。以使用功能为分类标准,对机械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更加方便后续的查探。针对建筑机械的施工现场出入管理,对于机械供应的平台因该专门设立相关的负责人员进行专心的合作,对于使用频率、使用性能、运维状况及时汇报,登入信息化管理平台详细记录。落实建筑机械的出库数量、现场数量、入库数量,使用人员的信息等。一旦建筑机械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联系使用人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结语:总之,在如今的建筑企业中,建筑机械是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载体,优越的建筑机械装备水平是建筑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企业也应当重视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这一方面,确保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获得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轩航.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0):2852.
[2]王泽光.加强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J].环球市场,2019(12):288.
[3]刘斌,李昭东.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及优化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7(17):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