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一直以来工程质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工程质量得到保证,人们的生活安全才会得到保障,施工企业才会取得长远发展。因此,建筑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实现工程质量管理最优化的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引言
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最优化是保证企业或单位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都想办法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最优化的实现。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然后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再提出了以“领导普查制”、“员工自检制”、“现场程序验收制”、“工程质量汇报制度”四项制度组成的“四位一体”质量管理制度,最后阐述了“四位一体”质量管理制度取得的成效。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1.1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成立较晚
成立建筑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以及法律法规制度,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为建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规范施工标准,为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奠定扎实基础,与此同时进一步推动建设行业的协调统一发展。但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制度以技术标准体系成立较晚,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远比不上发达国家。
1.2内容与进程盲目扩充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加之各行各业的发展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行业内容不断扩充,各领域间打破了以往隔行如隔山局限性,各行业间的内容不断交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潜移默化的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1.3用地紧张导致了工程建设的局限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逐年递增,居民用地越发紧张,且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正是需要工程建设的地方。近几年,尽管我国某些地区的用地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未解决根本性问题。
2建筑行业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项目,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能够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延长所投入资产的使用周期,减少建筑物的维修管理费用,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反之,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不仅会额外增加工程造价,使投资者出现资金回笼,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质量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公证、严格的执法部门对其进行约束管理,政府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约束体系,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某些施工单位禁不住利益诱惑,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这样不仅无法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还会盲目加快进度,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威胁。
2.2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在当前的建设单位中,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毫无忌惮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更改施工图纸,不按照图纸要求开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违规操作,还出现偷工减料、施工技术不到位的情况,加之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够,监督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根本满足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而引发更严重的质量事故。
2.3工程承包方式不合理
施工单位为了中标,通过低价竞争的方式来赢取项目,也有的施工单位在承包工程项目以后,将整个项目划为几部分,通过层层分包的方式完成施工,这种承包方式大大减少了最终落实到工程项目上的资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给工程项目的质量埋下隐患。
2.4市场质量控制不严格
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不严格,有的施工单位甚至无证施工,私底下进行交易往来等活动,与此同时建筑原材料假冒伪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坚持“四位一体”管理体制,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最优化
3.1领导普查制
企业领导并不是高高在上坐享其成,而是监督与管理整个建筑工程。因此在建筑项目施工期间,企业管理者应至少进行两次的大规模检查。并规定每周开展讨论会,与现场相关人员一同探讨建筑问题。并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分类,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将总结经验一级一级传递给基层人员。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在未来的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此外,企业领导还需亲自制定惩罚制度,若下次还有类似问题发生,就必须对此进行惩罚。这样由领导亲自制定惩罚制度,对企业的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能够有效的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很好落实。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工作人员的责任也得到了落实。
3.2员工自检制
对建筑施工的过程管理本身就包含很多方面,尤其是对员工的自检情况,需要做到有效管理。所以,实行员工自检制度势在必行。在这一期间,需对施工作业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如若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就必须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逐级问责,然后再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只要加强细节方面的质量管理,就能找出切实有效的管理途径
3.3现场程序验收制
有不少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施工现场一片混乱,工程质量验收时,也并非按照工序一步一步来,而是待工程竣工之后才进行验收。这种不注重过程,只在意结果的验收常会产生一些遗留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明确工序完工时间以及施工注意事项,此外还要将实际完工情况与预设标准进行对比,一旦发现未遵循现场施工要求或施工质量不标准的情况,应给予问责,并责任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只有复查完全合格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一过程不断细化施工工序。此项制度将工程建设分为了多个片段,并设立片长。当本片内出现质量问题时,片长难辞其咎。所以,这一管理方式彻底改变了以往责任不明确的情况,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3.4工程质量汇报制度
工程质量汇报制度就是每个区域的盯岗人员要对上一个班的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并从中找出不足之处,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工程施工人员,并给施工人员提供具体的更改时间与更改方案。有不少盯岗人员在执行这一任务时为了图检查交工,致使后期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因此盯岗人员需严格验收与检查工程。及时向值班人员提交验收结果。验收期间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提醒值班人员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公示,不仅提醒了工程质量未达标工作人员需注意自己的施工质量,还对其他施工者起到了警示作用。如果值班人员与盯岗人员工作不认真,对验收工作敷衍了事,致使工程质量遭到严重影响,应给予严格处罚[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质量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成立较晚、内容与进程盲目扩充、用地紧张导致了工程建设的局限性等缺陷,而导致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质量意识淡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工程承包方式不合理、市场质量控制不严格。对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坚持“四位一体”质量管理制度,合理地实施四项制度,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最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地占有市场。
参考文献:
[1]开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40+159.
[2]庄建栋.建筑装饰的施工组织与质量管理问题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61-162.
[3]孙建林.房建施工监理现场的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