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地市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地区电网担负着本地区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任务,其所供的电力负荷包括钢铁、冶金、高铁牵引站、医院、居民高层住宅小区等重要的电力客户,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不发生调度误操作事故越来越成为每个管理者研究的重点。
关键字:地市级调度;安全生产;管控
地区电网主要是以220kV为主网架的电网。随着电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电网建设的规模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壮大。随之相应的,运行所应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多,需要检修、维修的事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地区电网本身所肩负的,向本地区居民提供电力服务以及保障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责,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电网发生故障而导致大规模停电、断电的事情时有发生,使得对地区电网调度操作进行精益化管理,已经成为电网生产、建设中一个迫切的需求和有效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
1.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及制度,尽量减少检修工作的随意性和临时性
检修计划刚性管控为原则,严格执行检修计划管理规定,坚持“月计划,周安排,日控制”,严格控制临时检修。一方面统筹安排停电计划,按照时间节点汇集和整理检修工作安排,组织各生产、建设和营销单位平衡停电检修工作,严格执行停电计划审批流程和手续。另一方面根据不同阶段电网运行特点,科学安排运行方式,深入分析电网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做好事故预想,即是发布方式安排及事故预案,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执行制度,完善各种工作流程与制度,严格执行检修工作流程,申请、审核、批复、风险预警各个环节都应有序进行,针对大型电网改造工程和特殊运行方式,提前制订电网过渡期问运行方式安排,并根据各阶段运行方式的变化,编制电网薄弱方式下事故处理预案,根据电网基建、技改项目进度,及时编制新设备启动投运方案,合理安排新设备入网运行方式,保证新设备正常投运,确保调度的权威性也即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
停送电,缩短操作时间。调控人员统筹填写指令票、操作票,管控操作时间。规范优化标准票,同一电压等级设备尽量写在一起,主变等操作使用综合令,便于操作人员灵活掌握,合理安排操作项目。注意事项进行全面预告,一个操作队操作多个站时,提前一天通知运维操作队合理调配人员;如送电时要求核相、保护测方向等,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就位;对于老旧设备操作,通知检修人员提前到位,做好应急准备。需要方式调整的,方式人员安排方式调整前置;检修接近尾声时,调度员提前安排运维操作人员就位送电;操作人员在模拟盘操作熟练,熟悉设备;多个操作同时进行或者复杂操作时,调度员统筹下令,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2.重视反事故演练和人员培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优化事故应急处置流程,畅通信息,提高事故处置效率。调控中心梳理并优化了电网事故发生后信息传递流程,分事故发生、查明原因、确定处置方案、处置结束四个阶段汇报事故处理进度信息,利用微信及短信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及运检部、营销部、安监部等各部门汇报及传递信息,使故障隔离、方式调整、事故抢修、用户通知、舆情处置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保事故处理快速及时,减小对外不良影响,尽速恢复对外供电,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对于反事故演练方面,一是为了保证反事故演习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前期应该对运行人员及相关部门大力宣传本次演习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大家对能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及时组织调度员学习《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变电运行管理规程》,做好相关准备。二是模拟的“事故”具有真实性。事故是模拟的,处理事故的方法、反映的能力是实实在在的。模拟的“事故”要根据电网的实际存在的薄弱点和隐患考虑,事故处理的方法能在调度以后的工作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三是活动要全员性演练。
反事故演习要组织相关生产部门参加,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发现相关部门在事故时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四是事故处理方法要有指导性。真实事故的处理,靠平时反事故演习总结的方法来指导,特别是对于年轻的调度员,事故处理的方法和经验少,就更需要在反事故演习中积累经验
为不断提升调控人员能力与素质,增强驾驭大电网的能力,抓好全员教育引导,采取电网技术大讲堂、案例剖析等具有特色的培训模式,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定期开展下现场培训、现场面试考问、员工互讲、专业岗位交叉培训等活动,强化一线员工岗位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员工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对新进人员开展技能考评、持证上岗培训,组织员工积极参加调考竞赛、职称晋级等活动,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技术骨干参与管理工作,择优推优,培养激励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强化人员培训,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对于调度员来说,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让调度员有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热情投入调度工作中非常重要。另#l-力l强调度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调度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相继开展调度业务竞赛、调度值班员调考和反事故演习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调度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
3.强化事故预想,滚动修编事故预案
调控中心根据电网网架变化情况,滚动修编地区电网全网正常方式下电网事故预案,从110千伏变电站单台主变故障到220千伏供电区全停,均制定相应方式调整方案及事故处置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快速处置应对,及时恢复对外供电,维持电网安全运行。防范电缆故障,制定变电站全停负荷转移方案。对有两条及以上进线为同沟敷设或同杆共架线路的110千伏变电站,编制主、配网负荷转移方案,制定成册并定期更新,做到事故发生时快速反应处理。一旦发生变电站全停事故,通过主网方式调整可恢复的负荷采用遥控操作立即恢复,主网无法转移的负荷,配网调和各县调立即启动提前编制好的配网负荷转移及lOkV母线转供方案,快速恢复损失负荷。
重要电力用户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或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在重要用户并网启动阶段,西安地调即将重要用户列为重点保护关注对象。对二级及以上重要用户,在签订调管协议时,要求用户内部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及事故预案,并在地调进行备案,以便发生失压等紧急情况时,用户内部也可尽快做出响应,将工作风险及影响降到最低。坚持每周二开展“安全日”活动,严格制定电网安全控制措施,扎实开展电网安全风险防控。对于调度大型操作,上收配调和县调调管权限,减少调度指令执行中间环节,全面夯实电网运行基础。
4.重视监控设备消缺管理,确保遥控操作可靠性
针对监控系统设备缺陷,运检部与调控中心共同优化缺陷报备、消除流程,发布设备缺陷管理规定,明确各部门职责,对设备缺陷实施闭环管理,及时排除直接影响安全运行的重大及危急缺陷,定期排除一般缺陷,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结合检修工作,开展断路器远方常态化操作,避免因设备缺陷影响电网正常操作和远方遥控应对事故处理,确保事故处置快速高效。
5.重点加强特殊运行方式安全管控
电网特殊运行方式指电网设备检修、基建、改造或因其它特殊情况需退出运行时,局部电网不能满足N-1的要求,致使相关的变电站、发电厂及重要用户处于单电源运行的方式。在这种特殊方式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运行风险:1)运行设备风险:如运行设备过载、发热、泄压、超限额,线路弧垂增大、污闪等引起的设备故障。2)运行环境破坏:如施工工机械、超高树木、高空漂浮物、风筝碰线等外力破坏等引起线路跳闸事故。3)自然灾害影响:雷击、飓风、冰雹、风雪、洪涝灾害等恶劣天气等引起电网事故。4)工期延误风险:如设备检修、基建工作延期,延长了特殊方式存在风险的时间。此时,若发生主供线路故障、变压器故障、母线故障,都将引起变电站全停的事故发生,引起区域供电用户停电,导致一般电网事故或重大电网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调度控制管理规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