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玉姝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文物收藏数量的增加,文物管理的发展加快,对文物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乡县文物保护中心  山东济宁  272200
        摘要:随着我国文物收藏数量的增加,文物管理的发展加快,对文物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这限制了我国文物管理的发展。正确看待文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更符合文物管理规律的措施,有利于我国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文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文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文物管理;工作中问题;对策
        引言:尽管中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完善了相应的加强文物保护的措施,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珍贵文物得到了全面保护,促进其历史文化的传承。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基层文物保护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阻碍了基层文物保护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层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以下进行阐述。
        一、我国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文物管理工作投入资金较少
        在文物的管理和保护中,国家投入的资金较少,资金短缺的问题更加严重。例如,在某些地区,文物管理处的资金约为2万元,无法应付基金会的日常工作、抢救和保护文物,这给文物管理部门带来了困难,收藏珍品无资金征集,展览无法更新,导致观众稀少,从而无法实现文物管理经济和社会效益。
        2、缺少文物保护意识,对于文物价值意识薄弱
        在基层文物保护中,许多基层政府和人民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低下,文物价值意识薄弱,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过高。文物保护资金挪用或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的发展。尽管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但网络的便利性可以使许多事物迅速广泛地传播。但是,对于文物保护和宣传,如果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文物宣传,宣传工作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人们很少主动通过互联网了解与保护文物有关的法律。因此,人们现在缺乏基本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价值意识,无法理解基层文物保护对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3、缺乏完整的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基层文物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也各不相同,文物管理人员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也有所差别。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才导致我国文物管理工作不具备统一的管理规范与完善的管理体制,基层单位内部人员冗杂,人员管理难度极大,以至于基层文物资料的调查整理以及文物保护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4、文物管理工作缺乏秩序,损失较大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贵重文物的非法走私现象猖獗。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盗窃文物,挖古墓等违法行为越来越普遍。绝大部分的珍贵文物被违法者走私到国外,而且数量惊人,导致无数珍贵的历史文化物流流向了其他国家。走私文物的方法有很多,其损失很难用金钱来衡量。
        二、我国文物管理工作的对策
        1、创新管理机制
        在文物保护和管理期间,员工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思维,不断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在新经济的作用下形成完善的竞争思想体制,不断优化文物保护管理模式。全体员工必须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和保护管理工作流程,以确保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文物保护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在文物保护管理中严格执行“保护第一,及时抢救,完善管理,科学利用”的标准,积极执行政府部门各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定期根据实际需要检查文物状况,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研究文物,并及时处理和修复相应的问题。


        2、加强工作人员建设
        基层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构建更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对各个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保证各个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与相应的工作技能。与此同时,要向工作人员传授最为先进的保护技术与修复技术等,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侓法规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违法或违规问题,防止倒卖文物等行为发生。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要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所以,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等进行培养,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文物的兴趣与热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除此之外,有关部门针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招聘制度,在最大程度上招聘到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保证各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3、健全文物保护专门管理机构,加强文物保护
        随着文物、文化遗址等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前往世界各地的文物保护区,一些老城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引起了一些矛盾,也使得文物保护管理强度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各地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每个地区的文物管理部门要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以有效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对一些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请国家资助的养护补贴,只有建立专门保护机构才能享受专项资金的优势。通过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加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首先,根据文物法律法规,必须把重要的文物单位置于文物部门的管理之下;二是加大重点文物的维护力度,逐步确保省级以上文物没有危险,增加新的文物公开点。再次,加强对革命文物和现代重要文物的保护和收藏;最后,积极保护少数民族和民间文物。
        4、做好文物收集抢救的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对于文物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当前文物失传的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所以,为了能够提升文物抢救工作的力度,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相关部门逐渐对此提高了重视。对一些遗失在外的文物也需要妥善保管,并且能够从本质上出发进行解决。对于具体抢救工作,首先要对工作的目标进行明确,将文物的保护作为主要工作,收集工作则为辅,以此防止我国文物遭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破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将主要工作和辅助工作有机结合,以此开展文物的抢救工作。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
        5、扩展经费来源
        加强社会资金的包容性,鼓励社会参与基层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社会资金的引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促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商业化。简而言之,基层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所有权属于政府,基层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管理权属于企业,与当地旅游团建立联系,建立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不断吸引游客,在确保文物保护资金筹集的同时增加地方资金投入,构建双赢局面。
        三、结束语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福利事业。因此,有关文物部门要纠正工作态度,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并定期进行了相关人员培训,确保每位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催动我国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健.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4):90-91.
        [2]曹丽梅.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88-89.
        [3]罗颜伊.浅谈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102.
        [4]陈运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92-93.
        [5]张占仓.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5):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