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东政法大学校史馆二期配套空间建设项目的施工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姜正伟
[导读] 摘要:本文以华东政法大学校史馆二期配套空间建设项目为例,针对轻钢龙骨隔墙、石膏板吊顶、地面砖、石材墙柱面、实木地板与木门等项目的施工设计方案与工艺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并围绕计划编制、施工管理准备与保护措施等层面,探讨了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的具体执行要点,以供参考。
        上海良睿广告展示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华东政法大学校史馆二期配套空间建设项目为例,针对轻钢龙骨隔墙、石膏板吊顶、地面砖、石材墙柱面、实木地板与木门等项目的施工设计方案与工艺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并围绕计划编制、施工管理准备与保护措施等层面,探讨了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的具体执行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装饰;一体化施工;施工准备;轻钢龙骨
        引言:住建部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通过推行工程总包、全过程咨询、设计总包、建筑师负责制等多种举措,致力于推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施。将该模式应用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中,有助于提升设计效果与施工管理水平,为建筑业改革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1项目实例
        1.1工程概况
        以华东政法大学校史馆二期配套空间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属于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工程所在地为上海市松江区龙源路,工程计划于2019年5月25日开工、同年8月22日竣工,工期为90个日历天。
        1.2工程特征分析
        该工程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空间装饰装修整体风格既要与校史馆保持一致,同时也需体现出设计理念的新颖、用材质量的考究以及使用功能的丰富,因此该工程涉及到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处理好各专业、不同工种间的交叉施工及衔接问题,保障整体施工的顺利完成。考虑到该工程用材考究、内装饰材料价格昂贵,因此需针对材料运输、存储、施工等环节进行可靠保护,并针对装饰成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材料表面被污染或划伤。此外,在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实施环节,需严格依据内装饰装修施工规律、工程实际情况及业主方要求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与计划编制,确保严格按照计划完成施工任务,达成工程建设目标。
        2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具体措施
        2.1施工设计方案及措施
        2.1.1轻钢龙骨隔墙施工
        基于《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8)标准进行轻钢龙骨材料的质量检查,确认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龙骨安装固定环节,应重点查看沿地、沿顶等部位的龙骨与地面、顶面是否实现紧密接触,以中距0.6~1m的间距利用射钉进行龙骨的固定,将射钉射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控制在22~32mm范围内、射入砖墙基体的深度控制在30~50mm范围内[1]。将切割处理至设计长度的竖向龙骨分别推向横向沿顶、沿地两部位的龙骨内,使其翼缘与石膏板保持一致方向,在竖向龙骨长度不足时可选用U型龙骨进行接长处理,选取拉铆钉进行固定,并注意将竖向龙骨的间距控制在0.4m以上。利用十字自攻螺丝将石膏板固定在龙骨上,将螺丝四边和中间的间距分别设为20cm和30cm,实现面板固定,注意将石膏板间隙控制在5~7mm范围内,确保其均匀度达标,并且做好内墙面喷浆施工工艺的管理,在满刮腻子前涂好防潮剂,将墙面打磨平整,收获良好的喷浆效果。
        2.1.2石膏板吊顶施工
        在完成基层清理、弹出水平控制线及标准线后,安装吊筋预埋件,注意选用直径Φ6~Φ10的镀锌钢筋以0.9~1.2m的间隔进行吊筋安装与连接固定,确保其端头外露长度≥3mm。随后依次完成主龙骨、边龙骨与次龙骨的安装,龙骨均选用UC50龙骨材料,将安装间距分别控制在0.9~1.2m、0.2m、0.3~0.4m范围内,确保龙骨表面线形顺直、平整度达标。在完成边龙骨安装后,需依次进行边龙骨、副龙骨及主龙骨的校正调平,完成石膏板的安装,并做好隐蔽检查。
        2.1.3地面砖施工
        首先应进行基层清理、弹出中心线,在清理后的表面上洒水、将水泥素浆涂刷均匀,并随刷随铺水泥砂浆;其次是铺设砂浆结合层,选取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约20mm的厚度,将其刮平、抹平后预留30mm厚的粘结层;再次是以房间中心为基准进行弹线,计算所铺陶瓷地砖的数量,并在陶瓷地砖背面抹一道层厚为2~2.5mm的水泥浆结合层,将地砖铺贴在砂浆结合层上,利用皮锤轻敲砖面进行找平;待完成地面砖铺设施工后,在擦缝结束后的24h左右,选取塑料膜覆盖在地砖表面进行为期7d以上的养护,并且在后续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2.1.4石材墙柱面与乳胶漆施工
        在石材墙柱面施工环节,首要前提是针对材料加工质量进行检查、确定标高,针对钢架做好防腐蚀、防锈处理;在安装石材环节,应保证基层的清洁度达标,在安装前进行试铺,针对淡色石材需进行背面封闭处理,针对易碎石材还需利用背筋进行加固;待安装结束后,需针对石材表面进行清洁、上蜡,加盖防护面层,保障安装质量达标。在喷涂乳胶漆时,应先针对涂料进行稀释处理,依据少蘸、勤蘸原则进行由上至下、由左向右的滚涂,保证涂层的均匀度,待涂层干燥6h后进行表面的磨光处理,再进入到第二次涂料工序,保证收获良好的涂抹效果。
        2.1.5实木地板与木门安装
        在实木地板安装施工中,首先是地板试铺环节,针对前3层地板需直接在地层上依照由左至右的顺序进行铺装,使凹槽与墙方向保持一致,在地板与墙面缝隙间放入木楔,并结合轮廓形状进行前排地板的切割处理,将伸缩缝宽度控制在8~12mm左右;其次是地板安装环节,针对地板榫槽涂胶时需以45°角沿榫头外侧依次保持匀速涂胶,使所涂胶液呈现为一条连续均匀白线,在涂胶后利用橡胶锤将地板拍紧,并结合最后排地板宽度、地板铺设过程中遇到的柱脚等情况进行切割施胶,待余胶凝固后借助铲刀或湿布将其擦除;最后是踢脚板的安装,应将伸缩缝进行彻底清理,当缝隙较大时可采用丙烯酸类胶进行缝隙填补,确保踢脚板厚度≥12mm。在木门安装环节,应在安装前做好洞口、门套匹配度的检查,确定墙体厚度与平整度、门板宽度等达标,将门套与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平直度允许公差分别控制在2mm和1mm以内,选用固定螺钉以每米≥3个的数量进行固定处理,并加装固定贴片、均匀填充发泡胶,做好套线与墙体间的密封处理[2]。
        2.2设备进场与材料进场计划
        在机械设备进场计划的编制上,应结合业主方要求与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资料列出机械设备清单,在进场使用前做好电动设备的检修与记录,并针对用于工程测量的设备进行校验,确保设备精度达标;在进场环节,应以机械设备的使用顺序为参考分批次安排设备进场,安排专人进行设备管理、做好入库记录,并针对投入使用后出现故障的设备予以停用,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检修。以该工程为例,在机械设备进场计划的编制上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环节:其一是基于业主方、总承包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要求,首先安排电箱、分电箱等设备进场,待接通电源后将设备分配至相应施工区域;其二是安排切割机、电焊机等大型设备进场,落实现场消防设施的配置;其三是安排工程测量仪器与小型设备进场,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入库记录。
        在材料进场计划的编制上,应在材料进场前以工程量清单作为参考依据,完成不同施工环节用料表、材料进货时间的设计;针对订货周期长、含有特殊加工需求的材料,应单独编制用料清单,督促其尽早加工、订货;待确定所选材料规格、种类、材质后,应选取样品交由业主方、监理单位等进行审查。以该工程为例,其材料进场计划大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安排轻钢龙骨、钢材等基层材料优先进场,为基层施工做好准备;其次是在基层施工接近尾声时,安排石材、地砖等主要材料进场,交由专人进行看管、做好入库记录;再次是在施工需要前7d左右,安排五金装饰件、涂料等面层装饰材料进场,针对易燃、易爆类材料需单独设立保管仓库,由专人负责看管,并完善消防设施的配置;最后是做好剩余材料的管理,将施工剩余材料及时清理出场,避免对后续施工作业面及现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3施工管理准备及保护措施
        2.3.1施工准备工作
        考虑到该工程涉及到的材料、工艺较为复杂且质量要求高,因此在施工前期需做好现场准备工作,安排人员确认现场的标高基准线,由专职质检员针对前道工序移交成果进行验收,并确认现场预埋管道、开关盒等是否符合验收要求,同时需组织施工人员强化对施工图纸的解读、落实设计交底,做好材料、施工队伍的准备,为正式施工创设基础性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需结合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制成翻样图,针对施工人员做好重要部位的详细交底、深化节点施工图,并且做好材料的选取与封样工作[3]。此外,还应针对已完工项目落实具体保护措施,例如选取塑料布、木板搭设在铺好的陶瓷地砖上,利用厚木板针对石材墙面阳角约1.2m左右的高度位置进行保护,针对贴好的大理石板、地砖和金属门窗框架、电器开关等进行及时包裹处理,并在玻璃门、隔断等处设置防护栏,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结论:当前设计施工一体化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于推进产业结构现代化、激活市场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需进一步推进设计与施工的深度融合,针对不同专业节点、施工方案与工艺措施实行统一管理,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完善相应计划的编制,确保在计划工期内按时完工,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农剑.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3,(24):77-78.
        [2]阮雪峰.关于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9,(03):78.
        [3]江韩,赵学斐,张并锐,等.某装配式建筑抗震设计及BIM技术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2):119-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