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方法分析 王翠屏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翠屏 史永进
[导读] 摘要: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首要的参考指标便是安全,企业务必坚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保障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不悖。
        国网万荣县供电公司  山西万荣  044200
        摘要: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首要的参考指标便是安全,企业务必坚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保障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不悖。如今我国投入大量资源从事电力生产,卓有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不少安全隐患。分别从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现状、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评估策略三个方面讨论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可行路径
        1 引言
        近几年,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管理活动也逐步受到人民的关注与了解,安全生产控制不仅和企业生产有直接联系,而且也与人们的人身安全紧密相关。从当前情况来说,国家经济发展对电能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由于各个行业均少不了电能的支持,电力发展也逐步加快,使得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对此,怎样保障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和当前的新形势相一致,是当代电力公司的重要任务。
        2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生产较为特殊,诸多风险均存在于其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中,所以极大的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不注意就会引发电网瘫痪、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只有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可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与人民的安居乐业。电力行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发展(交通、通信、餐饮等)均依赖于电力的支持,电力对其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无法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则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与损失,若电力企业无法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这一环节,则势必会导致人员伤亡或大面积停电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而当电网瘫痪了,便会严重限制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电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行业关系到企业本身的效益。电力的安全生产还与企业本身的利益紧密相关。企业效益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本身今后的发展。若未充分保证电力生产安全,则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非常高,进而使企业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同时事故的频繁发生也会破坏整个电力行业的生产秩序。所以,电力企业应一直高度重视电力生产安全,将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让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保障。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
        客观而言,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体系和流程,能够很好地支撑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电力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事故,而当前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而言,一方面,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仍然有待提升。在实践工作中,电力企业在处理安全、稳定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做的并不是非常到位,往往存在着重绩效轻安全管理的情况,一些员工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操作存在失误等情况,一些安全事故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保证,且在检修过程中,现场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违规的操作等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基层性的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优化,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大型的电力生产管理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对于项目的日常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管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事故隐患较大,还可能引发大的隐患。且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良性的监督管理模式,一些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具体落实,跟踪检查的效果不佳,指导帮助环节建设也不到位,特别是在一些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够严谨,处罚过于宽松,致使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突破,留下了安全隐患。此外,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设备存在不足,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供电企业缺乏一些器具,一些设备的质量则不够达标,且在日常管理中,有时候维护工作并不是非常深入,使得一些检测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产生了安全隐患。


        4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4.1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若想使电力安全生产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电力公司首先就应当提高职工的电力安全生产思想,使安全生产融人人心,进而让员工在操作时能够一直保持认真、仔细、严谨的服务态度,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由此促进电力安全生产。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时,首先就应当把防范意识视为培养核心,进而让职工能够迅速、精准地判断出电力安全生产阶段的潜藏风险,而且可以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排解风险,让电力公司安全、可靠运行。另外,电力公司还能够创建生产安全的控制网络,逐步确定管理责任,对职工组织定时的安全生产培训,持续提升职工的全职责任意识。
        4.2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
        电力企业应该依据国情建立适合中国的管理体系,我们认为,该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事前的风险控制、PDCA的闭环管理方面展开。完善事前的风险控制:在传统的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中,事后惩处占据主流地位。然而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事后惩处效果甚微。电力生产安全保障是一项需要提前进行的工作,在最理想的状况下,风险理应在还未发生之时就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完善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事前的风险控制机制无疑显得必要。我国企业应当学习南非NOSA等标准,尽量接轨国际,缓解我国先进生产设备与落后管理制度之间的深刻矛盾。完善PDCA的闭环管理:PDCA是美国质量监管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全面质量监管理论,包含Plan、Do、Check、Action四个部分。这一管理思想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管理形成科学、系统的安全闭环,从而避免某个环节缺失导致的严重错误。在PDCA四个环节进行之后,作业理应根据此次反馈结果进行下一次环节的轮回。需要指出,PDCA闭环中的Action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行动”,更恰当地应称之为“处理”。即对检查中失误的过程进行处理,进而使作业顺利进行。
        4.3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备的正常运行。企业应定期维护与检查设备,将故障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及时更新已经老化过时的设备。在设备的建设期,对设计院出具的设计方案予以严格检查,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进行选择,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将检查与监督落到实处;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与维护设备,工作人员需将设备的具体性能充分掌握,结合具体规定与说明对设备进行操作,以使设备的损坏率减少,让其使用寿命延长;在设备检修期,应严格按照相关检修规则拆解检查设备,促进设备安全性能的提高。
        5 结束语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基本的保障,立足电力生产,针对性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风险控制流程,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员工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并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是充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电力供应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需要更为系统地做好各方面的风险控制工作,从而让电力生产更为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 叶明.风险控制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1):129.
        [2] 何亮.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147-148.
        [3] 刘志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7(15):189.
        [4] 利东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28-229.
        [5] 仇卫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5(1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