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测绘条件下的电力勘测设计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金涛
[导读] 摘要:想要建立现代化的测绘体系,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作为基础,这一问题在现阶段我国的测绘行业中受到了重点的关注。
        身份证号码:11010619801020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想要建立现代化的测绘体系,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作为基础,这一问题在现阶段我国的测绘行业中受到了重点的关注。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与国防事业的建设都需要依靠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电力的勘测设计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想要实现信息化的电力勘测设计,还需要很长的发展时间对其进行统一的开发、规划和完善。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电力勘测;精准度
        前言
        测绘产业的发展和测绘手段的进步对一国的国土安全和国防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测绘条件下,借鉴测绘工作对各类信息手段的开发和使用方式,为电力勘测设计工作添加信息化特征,将有利于推进电力勘测工作的进步。
        1信息化测绘特征
        1.1测绘手段多样化
        信息化测绘在工作手段上,实现了对各类新兴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在工作中,以对海陆空的地貌特征进行以现实为参照的及时更新为工作目标,有效地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电技术以及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遥感等各类先进技术手段的优势,实现了基础数据的收集。信息化测绘以多样化技术手段的运用,确保着测绘的工作质量。
        1.2服务领域多元化
        信息化测绘相与传统的数字化测绘方式,服务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数字化测绘方式,只负责提供测绘数据。而目前测绘服务的提供者需要通过将各类异质异构的地理空间架构数据进行整合,并结合地理功能服务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服务组合与开发,最终以在线服务的方式、离线服务的方式以及零码组装的方式把产品呈现给客户。服务范围更广、工作内容更为多元。
        1.3测绘工作精准度高
        人们对测绘需求的提高促进了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国内工程测量项目的数量和工作量在增加,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采用信息化的测绘技术实施测量处理,可极大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测绘工作,无论是绘测数据的精准度,还是模型还原的精准度都有所提高。
        2信息化测绘条件下改善电力勘测设计措施
        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加,电力勘测设计单位的压力较大,工作任务繁重且深度增加,工作效率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的人力资源情况无法应对如今的电力勘测设计工作任务,导致相应工作的控制、流程等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为保障电力测绘设计工作的持续开展,需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手段,对电力勘测设计工作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
        2.1在电力勘测设计工作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为提升电力勘测设计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可以不断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绘测技术。比如,在前期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利用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进行地理数据搜集,节省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有助于保证电力勘测设计工作的质量。随后,可以协调并用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有效筛选和整理,有助于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减少查找数据的时间,从而有助于保证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最后,还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实现数据的异地共享。从数据收集到数据整理、传输的各个过程,都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测绘技术改革发展所提供的便利,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实现电力勘测设计工作的高效、高质进行。
        2.2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辅助电力勘测设计
        随着各种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使电子化勘测设计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需要为该工作的开展配置必要的、先进的信息化设备。首先,需要通过对由于支撑信息化测绘而得以发展和更新的各种硬件设施的配置,构建起有效的物联网,以实现对海陆空各种随时变换的数据的智能传导,对海陆空各项数据实行全天候监测,进而保证数据的科学性、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为4D数据的测绘、三维立体模型的创建建立起有效的物质载体,以实现对所提取数据的有效利用,使4D测绘和三维模型得以通过高分辨率的设备呈现在众人眼前,辅助电力勘测设计人员工作的开展。
        2.3信息化手段,科学存样
        由于地理数据会随着地形、地貌、气候变更等各类自然现象的变换而有所改变,为保证电力勘测设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数据的真实性,相关人员需要采取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数据进行存储和更新。在进行勘测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对GPS、RTK的应用来进行放样,脱离对讲机就可实现导航数据和方向的传递,GPS电子手簿导航画面可以快速上点、上线,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4]。在电力勘测工作结束后,在存储数据时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对勘测数据进行存储和更新。由于应用数据库技术具备动态更新数据、海量内容存储和存储数据分布式管理等优点,电力勘测设计工作者可以放心对存储数据加以利用,以保障电力勘测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信息化测绘条件下电力勘测的设计
        3.1信息化测绘条件下电力勘测设计存在的主要不足
        在信息化测绘条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电力勘测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大多数的信息化测绘只能够发挥出基础的辅助功能,这样就使得信息化测绘自身的保障服务层次比较低,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对电力勘测设计也起不到提升的作用。
        在电力勘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自身的管理集成化程度水平低,在电力勘测设计的过程中也缺乏统一的平台进行保障,只能够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各个系统之间还存在着升级状况,不完善的问题,导致许多的数据都无法实现充足的共享和整合,所以会存在大量的重复输入,等不仅严重影响了电力勘测的整体进度,还增加了人工成本。
        在企业信息系统之中,由于各个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信息同步,由于所采取的设计软件各不相同,软件开发商所使用的标准也不相同,这些问题都很容易导致电力勘测设计无法统一,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也无法有效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
        3.2信息化测绘条件下电力勘测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由于在信息化测绘条件下,电力测绘条件具有信息内容的广泛性,空间分辨率和几何精度提高的特点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个信息化的传输速度发生巨大的改变,任务繁重但时间紧迫。
        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需求迫切,所以电力测绘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只有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并且将信息化建设等技术全面的应用到电力勘测设计的外业勘测之中,通过将原有的技术与现有的技术进行融合发展,能够保证电力勘测数据采集速度得到明显提高,也能够增进电力勘测数据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由于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勘测设计的整体效果,促进标准的工作模式,增强信息化的承载效率,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勘测的整体质量。还应该加强电力服务的保障体系管理,提高电力产品的内在附加值,增强信息化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准。另外在电力勘测业务管理软件设计师最主要的就是实现统一标准,并且可以对异地分布的电力系统进行充分的管理,增强整个电力勘测的自动化处理效果,有效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增强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结语
        在电力勘测设计工作进行过程中,对信息化测绘工作中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工作理念加以利用,有利于提升整体电力勘测设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对现代化信息手段的有效利用,还有利于保障数据、模型的准确性,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彬,项青.GPS技术在电力勘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6):19-20.
        [2]张朋涛,张伟.北斗cors系统在电力勘测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27):142.
        [3]于君.无人机技术在电力勘测设计中的工程应用研究[J].自动化博览,2016,33(02):80-82.
        [4]余味,韩立,李頔.基于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初探[J].低碳世界,2016(31)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