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建筑工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健强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孙健强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身份证号码:13028219900218XXXX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该行业已经脱离了原先的粗放式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各种建筑工程企业开始进行精细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和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践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的大型建筑工程企业开始运用上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工作,但是目前主要运用的管理系统拓展性较弱。因此,需要利用云计算技术对该系统进行优化以改变目前在功能扩展和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状况。在本文中,主要是依托云计算技术设计了一种在建筑工程企业中运用的项目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管控系统。
        关键词:项目工程,云计算,进度监控
        引言
        设计了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建筑工程现场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及装置,区别于功能单一、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传统监控系统。该设计可通过监控、传感等硬件设备及管理系统实现工程现场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收集、交互与综合共享,通过人机界面和数据访问,使工程管理者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浏览、存储及处理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数据,做到了局域和远程信息的实时监控,实现了建筑工程现场的智能化管理。
        1云计算的技术结构和体系介绍
        物理层: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服务器集群,其二是存储整列。通过上述两个模块的内容,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操控和系统内部的存储功能,其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对云计算过程的有效监控。虚拟服务层:在运用了虚拟化技术的条件下,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对内部储存资源的池化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对物理层内的内容进行核算并进行资源的储存,在此基础上系统可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调控。客户端和云端的连接过程:需要注重决策性的掌控,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设计者要重视系统的功能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者即客户的需求。当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时,系统会将信息向后传输至虚拟层,在该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传递和调配。除此之外,还能够将云端接收到的信息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最终实现信息向使用者进行高效传递。客户层: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在该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网络和设备终端,实现命令与请求的有效发送和接收,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顺利接收音视频相关内容。
        2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2.1系统功能设计
        建筑工程现场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根据用户功能需求、现场环境及硬件结构进行设计,以功能全面性、数据安全性为原则。首先,设计应全面满足功能需求,使监控装置功能与不同的现场应用需求相对应,同时要求管理系统具有灵活性,采集信息的终端软件可以按功能模块来分区;其次,设计应确保信息数据和操作系统安全、可靠及准确,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容错功能,保证正常使用者不会因操作不当而引起工作误差,防止非法用户操作和控制管理系统,保证数据信息不会被非法访问、窃取和破坏。根据建筑工程现场信息监控及数据采集终端的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该设计主要包括工程现场数据终端模块和项目管理层信息管理系统两部分,两者主要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保证现场信息与管理系统的通信连接。
        2.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安装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为自动控制系统,所有仪器仪表安装均需符合控制仪表安装规范,而现有的民用建筑安装工人对控制仪表的安装要求不了解,造成了很大的安装误差。例如,错误地选择流量计插入深度、压力传感器取压点、温度传感器测量位置等重要因素,引起整个系统测量不准确。因而在目前国家未出建筑设备监控设备安装施工规范时,应参照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安装规范施工安装。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相关专业需配合的施工界面很多,而目前在施工安装之前往往未认真划分清各相关专业工作界面和联接协议,造成一些施工死角,使系统很难正常运行。因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施工尤其需要强有力的施工协调人员。
        2.3系统框架的实现
        本文设计的建筑施工监控系统所采用的软件环境,其核心是采用了分布式的云计算方式,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监控过程和相关服务的有效简化,可以缩短传统设计方式中产生的沟通、信息传输、业务探讨效率较慢的问题。通过简化系统运作流程,可以提高软件的服务效率,降低使用企业的相关成本。在云计算服务器中,首先要进行Linux系统的安装,其次要使用Hadoop框架,最后在编程模型方面要采用并行的模式,以此达到对大量包含音视频信息在内的海量数据的处理。云计算的系统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该系统具备服务目录页,该设计的重要功能是为使用者提供一份可以进行独立访问的目录清单。其二是创新了用户交互服务,在该设计中,用户可以在服务清单中选取一项服务进行使用,系统自动将该请求发送至服务器系统模块,对用户选取的功能进行有效实现。其三,该系统中具备监视统计服务,可以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统计和监控,具体而言可以统计各个阶段的运行状况,为各个节点提供相应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背景。
        2.4服务模式
        1)远程监控服务。远程监控用户通过互联网向云端发送资源访问请求,中间层根据当前虚拟层的资源占用情况和请求用户的权限决定是否分配计算资源,如果条件许可则在虚拟层对该服务进行资源预留,同时启动虚拟机监控程序实时探查服务的提供情况。2)个性化监控。用户根据需求,在云端保存相应的个人建筑监控偏好文件,比如常用的监测配置以及监测手段等,当用户再次登录并开启新的监测业务时,云端能够根据预留的偏好文件选择适当地监测配置和监测对象,这样对于复杂的监控任务,用户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在配置上,即可通过对定制模板的选择,实施自己想要的监控任务。3)增强配置统一性。该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了配置活动的统一性。在建筑工程监控实践中,需要对大量相似数据进行处理,如果进行分别处理将会加重系统负担。本设计中采用了同一化的管理模式,对相似监控内容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有效调配,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提升了监控活动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弱电系统,它需要与建筑暖通、电气和给排水专业紧密配合,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环节的设计、施工、安装不到位都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效果;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监控系统中,引入云计算相关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云计算与建筑工程监控系统的融合发展。除此之外,发挥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可以充分的拓展远程监控功能,实现该领域监控系统发展模式的深度变革。
        参考文献:
        [1]赵明坤,郭力,夏诏杰,等.虚拟过程工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29(6):697-700.
        [2]吴迪.新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161-163.
        [3]郑红梅,王有杰,陈科,等.塔机群无线远程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4(5):520-527.
        [4]张巍.面向工程现场信息的采集装置设计及应用系统开发[D].重庆: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8.
        [5]宋洪震.振冲桩施工监控系统及数据后处理软件设计[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09.
        [6]张忠,王茂华.基于“互联网+”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窥探[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