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张玉信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玉信
[导读] 摘要:由于当前全球电气化程度的提升,电气工程行业也变为了不同国家专业人士极为注重的焦点行业,在高校教育中也视为一级学科而存在。
        身份证号码:32108119770105XXXX
        摘要:由于当前全球电气化程度的提升,电气工程行业也变为了不同国家专业人士极为注重的焦点行业,在高校教育中也视为一级学科而存在。现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均与电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能的出现让社会的发展变得更为迅速、便利与干净,小到我们平时使用的电动车与电动汽车,大到工业生产中需应用的各种电气设施,电能已对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由于全球能源的匮乏,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含量在逐渐减少,电能已变为取代此类化石能源的合理能源,不但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还提供了一种更加可行、干净、绿色的能源,另外也提升了大众对电力系统提升高品质电能的需求,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让电力系统可以更加迅速、有效、高质地符合顾客的需求。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
        引言
        长期以来,电气工程的发展都比较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操控,其对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却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种生产模式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以当前电气工程生产环节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的具体措施。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近些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凭借其自身拥有安全性、经济性、准确性的特点得到很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之中的一种核心领域的学科。对于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学科的发展而言,该学科的发展大概分为4个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开始,到60年代调整为“工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时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学科名称又进一步调整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直到1995年,将强电、弱电范畴的所有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统一为现在的“自动化专业”,当然这块的自动化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至今,属于一种涵盖范围很广的综合应用类技术,该技术涵盖了包括微机相关控制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在内的相关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在不存在人为干预或者干预很少的情况下,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完成相关电气设备或者其他设备的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中必须把握匹配性、适应性及合理性的原则,即要满足电气工程中的相关显示需求必须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匹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之前必须完成相关电气设备之间的适配性检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中必须要合理、有效,不能盲目。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2.1与管理工作的融合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逐渐将其应用在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上。电气自动化与电气系统的融合可以在没有人的参与下监控电力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维护,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还增加设备的使用的寿命。传统的电力管理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经常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更多的错误,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还需要一一排查原因,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升了电气工程管理工作水平。
        2.2自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监控系统在各大行业中均有应用,目前监控系统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运行。现代的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总线监控和远程监控。

对于中小型监控系统而言大多采用远程监控,通过计算机网络创建线路,该系统的成本较低,配置也较为简单。大型监控系统通常是总线控制,该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集中监管,并且自动采集处理信息,如果系统出现故障还会向工作人员预警。综合对比两种监控系统,总线监控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双冗杂余通道的设置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系统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
        2.3保证较高的安全水平
        电力系统如果长时间在室外运行,将大大提升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结合造成事故几率要素的差异,能够分成内部要素,包括设施的内部问题和职工操作运行状况不佳等,外部要素包括自然条件、雷雨等气候问题。电力系统事故必须要求电力系统拥有较强的抗打击能力,而调度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一个系统的抗打击能力,基本上我们将提升抗打击能力也叫做是提高安全运行能力。调度工作在安排电脑后,拥有较多的数据处理水平,在负载变更的状况下可以达成预想事故的及时解释。
        2.4远程操作与监控技术
        远程操作与监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机械设备的适用,在操作层面增强操作指令的准确性、便捷性以及抗干扰性。远程操作是指操作人员即使没有在生产设备的旁边,也可以通过电子操作系统对生产设备发出操作指令与具体的生产命令,从而保证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这种远程操作技术可以避免因现实设备出现问题而导致操作命令无法及时有效传达的故障与问题,尽可能的避开外界的干扰与影响,从而不断促进电气工程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与发展。此外。监控技术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监控技术可以及时的发现在电气工程生产环节中究竟是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它可以依据自身所采集到的信息对出现的缺陷与问题作出智能化的分析与推断,从而对具体的故障与问题进行准确的认定。同时,它可以及时的通知与联系操作系统,使其可以对出现故障的环节进行完善的处理与维护,以保障电气工程生产环节的安全,促进电气工程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不断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有效的提升电气工程生产环节的效率与质量,深入推动电气工程领域的改革升级与优化发展。
        2.5与配电网的融合运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配电网融合运用中,采用了国际公认的最低标准———公共信息模型。输电网络采用理论算法,将实际运行与先进的应用软件相结合。在负荷预测过程中加入人工智能的算法,利用配电网的递归虚拟流算法,最后完成计算。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系统中的重大突破体现在先进的应用软件、信息配网一体化、中低压网数字化和配网模式等方面,有效地解决了配网载体的衰落、路由等技术问题,主要是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载波接收和接收的灵敏度。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将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视为选题,研究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真实运用,以及在电力系统的成熟应用可满足电力发展需求。然而,电力系统在发展中对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也需应对各种技术问题,涉及到系统的各个领域,从系统角度而言涵盖了调度系统、变电站系统、配电系统等在内的电力子系统在使用自动化时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包括系统负载太多、电磁影响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同时在不同的子系统内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处理当前需要应对的各种问题,持续改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方面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谢凯,苏开强,文凤娟,王东寅.探究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科技风,370(2):196.
        [2]刘洪焱.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563(1):176-177.
        [3]张巧霞,张玉果,陈兰泽.关于电气工程中如何融合电气自动化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