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63319890629XXXX2.身份证号码:13063119930301XXXX3.身份证号码:13063519920119XXXX4.身份证号码:13010319880913XXXX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推进了建筑行业呈上升趋势的发展,因此,建筑工程单位在施工时需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文章主要就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策略进行深刻的讨论,找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再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程质量
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个周期性项目,整体建设周期比较长,投入巨大,涉及到的环节流程多,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必须从项目整体进行规划,合理调配资金使用,通过可靠全面的监督管理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可靠。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要优化建设方案,调配资金安排,确保资金及时合理使用。同时需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化管理,通过有效的协调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力的促进工程项目健康推进。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与施工方、监理方、建设单位、分包单位以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有着直接参与的联系,且建筑施工周期较长,工程涉及的承包商也较多,建筑工程难免会受到市场价格、人力资源以及政府政策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工程变更可能性较大。同时,工程变更对建筑投入成本以及质量影响较大,因而,要想减少工程造价成本、保证建筑质量问题,就必须要联系各参与单位,加强工程监管。其次,工程管理工作是保证承包合同贯彻执行的管理保障,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管,要求施工单位严格依照建筑设计图纸、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操作规章制度来开展各项工作,既能够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能够提升建筑经济利润。当然,地质条件、设计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等临时变更,必然会造成承包合同约定的变更,甚至还会影响施工项目顺利实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而,加强施工工程监管工作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忽视对整体工程质量的监管
我国的建筑行业通常都是以企业招标的形式,将工程项目承包给个人的团队。但是,通常一个工程项目并不会只包给一个团队进行,这就造成因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管理模式不同,各个团队之间只能保证自己团队的工程质量,而无法保证其他团队的工程质量,忽视对整体工程质量的监管,导致整体的工程质量远远低于预期的目标。并且,我国个人承包的施工团队中,通常包工人员由农民工组成。农民工受其文化水平的限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比较差,安全意识也不高,无法完成对工程的监管工作,这就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2.2管理效果差,人员素质低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不能胜任这一工作,进而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或者效果差。这里的素质低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读:第一个方面就是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低下,也就是说责任心不强。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有些管理人员为了偷懒或者为了一些利益就忽视管理工作,仅仅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最终使管理工作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低下;另一个方面就是有关的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有些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过硬,导致了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指导工作的进行,自然而然就让质量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建筑质量监管的策略分析
3.1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监管,保证建筑质量符合行业及监理单位的标准,满足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转变相关管理人员及执行层人员的思想意识,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源上提升管理效率及建筑质量。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招聘门槛,保证劳动资源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现有的基层人员应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组织施工人员参与技能培训及规范宣传活动等,提升相关人员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另一方面,组建有经验的管理团队,基于一定的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管理制度下,将管理职能落实到各部门及岗位层面上,在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之间形成监督制约关系,以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例如:企业以及依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指定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监管活动来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提升建筑质量;或者,企业还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整理成明文规定,编制成手册发放到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员手中,提升他们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为建筑施工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3.2规范施工过程监管流程
一是协调项目各项工作。建设单位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好组织协调,保证施工环节安全与质量。建筑施工企业采用项目分包管理模式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标段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明确工作范畴,针对施工过程的安全与质量建立完整的管理台账,有效节省资金,减少成本浪费。强化各部门的联系和配合,避免管理交叉,通过健全组织结构和完善规范秩序,有效的减少人为失误,保证建设安全。二是强化原材料与设备管理。建设单位必须要全面重视材料采购与使用,企业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做好前期采购工作,根据施工进程与设计的需要,合理设计采购方案与计划,采购、质检及库管各部门在全面联合开展工作,有效落实好原材料采购、设备管理、区分保存、核实盘点等工作,通过各部门的联动,保证材料质量,避免材料丢失或短缺。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控制好成本支出,有效抑制施工过程中浪费行为,根据施工要求,合理计算材料数量,做到有序发放;严格国家相关标准,对材料使用做好管理控制,不断健全材料采购、供应、管理及发放流程的建设,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三是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科学安排施工环节,对现场勘测、市场调研、图纸研究、合同分析等环节强化管理,结合实际编制进度表,缩短工程周期。
3.3加强技术管理与施工安全管理
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效的安全管理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样才能够使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如期完工。因此,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提前规划好每一个施工的具体细节,避免存在的安全隐患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此外,为了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也要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做好定期的培训工作,以此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另外,对于管理层面的人员,企业单位也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与考核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从而为工程的质量做好保障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监管及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因而,企业要立足于自身在施工过程监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健全管理体系的方式有效落实管理责任,加强过程控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7(14):288.
[2]唐治红.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强化与创新思考[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21):00008.
[3]刘文涛.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36.
[4]常延松.论述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9(23):202-203.
[5]叶炜,罗明栓.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