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任英朋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自身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情况下,主要就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展开分析,以期能够切实地保证机电设备得以正常地运转。
        身份证号:13012719910510XXXX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自身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情况下,主要就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展开分析,以期能够切实地保证机电设备得以正常地运转。
        关键词:机电工程; 设备维修; 管理; 措施
        1 当前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首先,从目前来看,对于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很多的理念和技术还是比较落后,这样就导致我国的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不仅阻碍我国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发展,而且还无法满足我国企业总体水平提升。其次,在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但是部分企业所需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同时企业的管理者监督不到位,导致监管部门的设置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发挥出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2 做好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的措施
        2.1 全面做好机电工程设备维修工作
        由于机电工程设备类型较多,使用环境也较为恶劣,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全面及时的将出现的故障第一时间维修到位,对于保证机电工程设备的使用效果非常关键。
        2.2 压缩供配电线路电网损耗
        不论是配电系统,还是居民用电配电系统,由于配电线路带来的电能损耗不可避免,但可从设计环节,将该部分的损耗降低到最低。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对配电线路中电流和电阻进行科学配置,在设计过程中,需对供电半径、导线的横截面、负荷中心距离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从研究可知,随着输电距离的增加,导线的电阻在增加,随着输电导线横截面积的下降,电阻随之降低。因此,若在设计时,导线的材料固定,则应当从电线的长度及横截面积两个方面出发,最大限度的减少导线的电阻。同时,如果配送电的距离相同,导线横截面积也相同,则需要尽量选择电阻率较小的导线,从而有效减少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此外,纯金属的电阻率通常较小,合金的电阻率相对较大,其中银金属的电阻率最小,但是整体的成本增加明显。因此,在设计时,应当综合考虑配电线路能耗和材料的购置成本,做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此外,在部分情况下,还需要将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到对应的地点。
        2.3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中
        PDCA循环管理模式包含有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等4个阶段,在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中为一个完整的循环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原因,并将已经出现的问题解决,在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实现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推动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循环提高。
        2.3.1 计划阶段
        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中,计划阶段是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的重头戏。在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计划阶段,需要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制定出周密细致的规划,例如,在维修进度管理过程中具体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时,可选择使用S形曲线法、横道图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等将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的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具体进度存在的偏差。在找出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进度存在的偏差后,关键要做好进度出现偏差的原因,可选择使用因果分析法、专家意见法等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特别是当前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量较大、工作条件相对复杂,给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进度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也相对较多,充分认识与预估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在设计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按照既定的计划推进。

在对可能影响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后,从所有的因素中,结合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实际,筛选确定出主要因素,这个过程中,可选择使用排列图法,将各种类型的因素分为:一般因素、次要因素及主要因素,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主要矛盾上,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措施。
        2.3.2 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将设计阶段的具体设计实现的过程中。在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具体执行时,可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部分为决策层、监督层及业务实施层,在该过程中,抓好业务实施部门的考核和监督工作,对于推进落实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每项任务非常关键。在具体操作时,可选择使用评比、检查及相关单位反馈的形式,加大对具体实施部门的监控力度,抓好与计划落实和实际进度的对比。
        2.3.3 检查阶段
        以计划阶段制定的详细计划内容作为标尺,对照各项计划内容,对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进行跟踪检查、平行检验及现场抽查,充分考虑生产系统中相关单位反馈的信息,选择使用S形曲线法、横道图比较法等对执行阶段各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为了确保各项检查工作能够发挥到应有的成效,在检查之前,应当制定出科学周密的检查计划,并做好对检查计划的研判,确保各项检查计划能够符合具体检查工作的要求,通过检查真正发现各项任务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制定下步整改措施打下基础。
        2.3.4 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就是将上个阶段发现的问题,结合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问题解决。同时,还需要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吸取问题出现的教训。该阶段的最终成效体现在对标准进行修订上,具体的标准包含有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两个方面。若不能从制度和标准的层面上实现提升,PDCA循环管理模式效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处理阶段在整个PDCA循环管理模式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阶段管理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循环是否能够高效持续下去。在具体操作时,对上个阶段得到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工作总时差、进度总偏差、自由时差等方面的关系,充分考虑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总工期及后续工作实际需求,并剖析出现的偏差或者问题给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后期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已经存在的不足较好的弥补,确保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持续有效推进。通过该阶段对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对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推进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并将本阶段的成效及时应用到下阶段的循环中,促进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进入到良性的运行状态。
        3 结束语
        综上分析,虽然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整体的工作效能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从维修管理工作的具体运行情况来看,其在很多方面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容易出现的各种类型问题也相对较多,严重影响到维修管理工作质效。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全面认识到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类型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做好机电工程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更好提升机电工程设备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牛建东. 基于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2):712.
        [2]王强. 基于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3109.
        [3]朱洪江. 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分析[J]. 大陆桥视野,2017,(18):124.
        [4]何正宝. 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722.
        [5]汤仁群. 关于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方法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2440-24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