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研究 王云飞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云飞1 杜鹏涛2 张文生3 王铁城4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建筑业的发展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即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区域不均、建筑企业缺乏对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识、建筑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并对此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措施,即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管理软件应用的正确认识并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
        1.身份证号码:13080219790503XXXX2.身份证号码:15042919890721XXXX3.身份证号码:13240119730104XXXX4.身份证号码:22022119861105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建筑业的发展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即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区域不均、建筑企业缺乏对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识、建筑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并对此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措施,即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管理软件应用的正确认识并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管理信息化
        引言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建筑领域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效的实行工程管理信息化十分重要。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信息化中包含了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项目可行性研究、合同定价确定等一系列经济管理。其管理项目涉及人员广、经历时间长,并且贯穿整个工程始终。因此在管理上十分琐碎和复杂。计算机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在工程管理方面,可以将制定定额、投标报价等一系列数据管控部分经营监控和计算,使整个工程管理流程高效简便,因此,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生活每年都在不断进步,各个领域之间不同单位也持续地抢占市场,为了在本领域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建筑工程中管理方法非常重要,各单位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慢慢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使得建筑单位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管理方法也逐渐专业化制度化。对建筑工程在动工之前的规划,对建造所使用材料的购入,对建造过程中具体的工作情况等等都能进行综合全面的掌控,不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去进行考察,通过数据直接进行分析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使得建筑工程更高效的进行全面管理,大量节约建筑单位投入的资金。但也会因为管理出现疏忽或者信息化融入不充分使得建筑单位的资金运转出现状况,最终导致工程的建造进度中断。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2.1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区域不均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建筑企业数量非常多,但是许多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却是良莠不齐。例如,在部分发达地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同时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更为深刻,因此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在欠发达地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相对薄弱,并没有充足的实践机会。所以当下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区域不均仍旧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可以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只在部分发达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2建筑企业缺乏对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识
        对于国内的部分建筑企业来说,其自身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还在使用以往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并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这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使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成本提升,还浪费大量人力资源。面对这种情况,相关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并且也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工程管理质量、效率以及水平等方面的有利作用,不少建筑企业对于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的思想认知对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3建筑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建筑行业在我国全体行业领域中属于传统的行业,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其他行业领域相比较长,并且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

大多数建筑企业内部都有不少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其中有些工程管理人员自身在建筑行业领域中也有着较高的成绩,但是部分资历比较老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这些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大,已经习惯运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也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非常适用,对于当前先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并没有太高的接受度。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将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导致建筑企业极为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另外,相关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缺乏较高的重视,没有认识到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相当多的建筑企业内没有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这样也使得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发展,对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
        信息管理从属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组成部分,开展信息管理工作的前提是按照每种信息的特征,编制出与其相互对应的信息管理手段,以此来行之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准。建筑工程施工往往会受到大量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工作者需要对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整合处理,保证所有外界影响因素都能够朝着有利于工程建设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部分工作并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此类工作做出有效调整,用以行之有效地提高其适应性。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做到按时间交付、不拖延,同时还需要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不能为了控制成本而忽略工程质量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涉猎范围颇为广泛,在开展正常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充足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储备,这样便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
        3.2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管理软件应用的正确认识并加大研发力度
        当前,各种计算机软件非常繁杂,而且部分软件的质量也有待提高,但是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对于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也需要相应的管理软件,才能够让其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基于此,相关建筑企业需要对信息化管理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意识到管理软件自身的重要性,并对管理软件应用加强重视,同时要加大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力度,这也需要相关建筑企业结合自身的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出能够与工程管理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管理软件,以此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目前,不少建筑企业在实行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时,都是使用Revit系列软件。在应用这一软件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由于是从国外引进的,因此该软件不太适用我国国内的建筑信息化管理。面对这种情况,相关建筑企业可以与我国国内的软件开发单位进行长远的合作,结合国内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出能够适用于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软件。
        3.3加强人才培养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为了更好的让信息化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最佳效果,建筑单位在引进人才时应挑选对信息化管理技术掌握度较高的人员,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按月份或按季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和进行信息化方面的测验,让工作人员保持很好的工作状态,推动建筑单位不断向前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科学构建信息系统,合理搭建管理平台,构建项目管理数据库,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优化项目工作流程能够确保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对相关单位具体工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推进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高程度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最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一.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2):130-131.
        [2]谭学飞.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