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供电段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交通网络构建逐渐完善,铁路交通网络也,逐渐成型,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提升铁路的安全性,需要对铁路的供电系统安全进行管理,确保铁路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对铁路供电系统安全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铁路;供电系统;安全管理
引言:对铁路供电系统进行研究是提升铁路交通网络构建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拥有安全稳定的供电系统,才能确保铁路网络能够稳定地运行,而且有些铁路企业并不重视,铁路的供电系统缺乏安全管理制度,影响了铁路企业的发展。
一、建立铁路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与铁路交通网络的构建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确保生产安全是铁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企业就需要对安全生产的风险进行管理。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确定恰当的风险管理模式,全方位地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风险防范的重要性,首先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与处理规章制度,要求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定期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排查,一旦发现可疑问题立即进行研究判断,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供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通知技术人员及时解决供电系统中的安全问题,避免安全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铁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都要加强对铁路供电系统风险的研究,管理人员定期组织、监督员工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学习,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进而提升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风险,解决安全隐患。在出现比较重要或并不常见的安全风险后,管理人员不仅要组织技术人员及时解决风险问题,还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对此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风险的原因、后果和排除方法,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来降低安全隐患对供电系统的影响。工作人员还应该将出现的安全隐患登记在册,定期对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并将分析内容作为铁路供电系统的理论支撑。
以构建铁路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构建10~30人的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小组,根据出现风险的概率及安全风险的隐患程度,将供电系统的所有项目分为a、b、c三个等级,要求安全风险管理小组每天对a等级的项目进行一次排查,在a等级的排查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智能化技术减少工作任务,提升工作效率;每月对b等级的项目进行一次排查;每三个月对c等级的任务进行一次排查,通过全面的项目排查定期发现供电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及时解决风险隐患,避免风险隐患造成负面影响。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要建立供电系统日常排查与风险记录档案,在每一次安全排查完成后,将排查内容记录在档案中,如果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风险,则将安全风险也记录在档案之中,并定期分类总结出现的安全风险。风险管理小组还要积极学习铁路供电系统的相关知识与最新技术,在管理层的安排下每年进行两次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以便在企业应用新型科技或新机械时,能够及时发现新型技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效率,铁路企业可以基于现有的信息档案构建智能化信息管理体系,结合互联网技术快速完成信息调度、信息监察、信息指挥等工作,通过管理方式的升级优化来提升信息利用效率。企业可以将企业生产设备的信息输入互联网信息管理体系,使信息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智能设备轻松高效地完成信息查询和资源调度。
对于供电部门的重点工作或问题工作,企业可以实行跟踪销号管理方法,在发现问题时建立档案,当问题解决时消除账号,将每一个具体工作、每一份具体责任定位到具体岗位,由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负责整个监督过程。同时企业还可以构建远程指挥系统,对作业地区的环境及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指挥,在企业出现应急问题或故障抢修时,通过信息调度系统高效完成人力物力的调配,通过统一指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以构建供电系统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例,企业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5-10名计算机人才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小组,要求研发小组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及生产作业方式研发合适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在试用无误后,将企业内部的6c系统、SCADA系统、单兵巡视设备等信息输入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成企业生产信息的收集。如果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人才缺乏,无法完成整个系统的构建,企业可以请外部软件开发公司结合企业的内部人员一起完成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在系统研发完成后,为了使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持续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企业可以要求研发小组或软件开发公司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每年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一次升级,将新型科技或技术融入信息管理系统中,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此外,企业还需要研发小组或软件开发公司每月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对供电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调度,确保铁路供电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推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重视安全信息考核评价
通过考核评价可以有效提升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进行考核,基于客观的工作价值对员工进行奖罚,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的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将工作能力与绩效、季度考评、年度奖金等管理机制挂钩,通过系统的绩效考核方式来使供电系统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份任务。管理部门要尤其注重对站段、车间、班组安全指标和设备质量的考核,采用恰当的考核方式定期对员工的任务完成度、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各部门、各车间、各班组的考核结果。在相同职能之间进行成绩排序,按照排序结果开展奖励惩罚工作。企业应该重视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可以设立第三方监督小组,对考核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确保考核成绩公平公正、客观有效。
以通过安全信息考核评价来提升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效果为例,企业可以将供电系统的工作安排到具体岗位,并将工作任务量进行量化,给出工作任务的质量评价标准,以百分制工作量量化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作为信息考核评价的基础准则。管理人员每天对工作人员的当日任务完成量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每月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当月的工作评价得分为30%当月日平均分+70%月评价分,按照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评分进行排序,前三名员工给予500元的经济奖励,最后一名员工给予200元的经济惩罚。每年还要对员工进行一次年终评价,本年的工作评价得分为30%月平均分+70%年评价分,此次排序无需按照岗位职责划分,在排序完成后,对企业内前5%的员工给予1000元经济奖励,前10%的员工给予500元的经济奖励,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认真负责,提升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总结: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铁路交通网络逐渐完善,为了使铁路交通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铁路企业需要对铁路供电系统进行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铁路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来及时发现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推进新时期的铁路交通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郭旭刚.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车网匹配供电品质综合监控系统研究[J].电气化铁道.2020(02).1-3+20
[2]金连国.铁路电力供电系统无功补偿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0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