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建设工程经济管理风险 张静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静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市政建设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身份证号码:13020419870219XXXX  河北唐山  06330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市政建设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市政建设工程由政府进行出资,在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经济管理风险,导致经济损失。因此,本文探讨了市政建设工程经济管理易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有效应对风险的措施,旨在减少各类经济风险问题,提升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经济管理;市政建设工程;风险
        1 引言
        市政工程项目实践活动中,经济管理贯穿始末,其工作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成败。经济管理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不但包含经济管理知识,同时也交叉市政工程知识,只有不断强化经济管理水平,才能够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竞争实力,保障项目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市政建设工程经济管理中易出现的风险
        2.1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在这个阶段,由于项目相对较小,很大一部分小型项目工程和市政工程辅助工程无法得到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这导致质量管理中的某些问题产生。有些项目在实际施工中没有处理回填和软土地基,导致地面破损和裂缝,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外观。部分项目建成后,道路施工维护工作未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容易造成各类交通事故。与此同时,人行道处理中还有一些子项目没有到位。铺在人行道上的砖看起来很松散,严重损害了公益形象。市政工程属于政府建设的范围,是政府合理支出的一部分。
        2.2 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不当产生的风险
        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合理有效的成本管控体系,在施工前对成本估算不到位,材料计价、成本管控等计算方法不统一,影响施工材料的选择,最终影响工程具体实施;而且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就会影响工程进度,从而导致施工成本的上升,对市政工程的经济管理造成很大困扰。
        2.3 欠缺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对于造价管理的分工已经非常细致,形成了相互监督、共同探讨的管理模式。但我国建筑行业在这一块发展内容还是较为空白,造价管理体制相对不完善,没有设立科学的管理标准与要求,这使得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没有依据。虽然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造价管理机制,但是缺乏可落实性,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由于目前尚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这使得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环节显得较为混乱。政府部门需要借鉴国内外造价管理建设制度,最终建设属于各地区自身的造价管理监督标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需基于专业的技术规范以及行业标准,最大化的降低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损失。
        3 市政建设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应对
        3.1 对风险做到知己知彼,有备无患
        市政建设工程的风险众多,在各个项目、各个团队当中有着血泪的教训。市政经济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风险背景来源多、数量来源广。有些风险是客观的,人为难以对其进行控制。但有些风险是经过控制可以降低甚至规避的。施工前,应由专业人员提供风险预测,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到知己知彼,并提供最佳的应对措施,做到有备无患。例如,对于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等问题,就要加以全面的分析,依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等级的风险防控措施,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3.2 抓好质量监督工作
        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手段,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质量管理工作意识,将施工全程纳入监控范畴当中。

遵循相关规章制度,按照工期限制依照约定条件展开工程建设工作,并形成一套更为健全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结合外部市场环境条件,深入市场内展开全面调研,尤其应注意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合作,及时发现漏洞并予以补救,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3.3 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工程建设施工效益的基础在于安全高效、质量优良,否则预期效益良好的项目也将被安全质量事故拖入亏损的“陷阱”。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规范要求,建立完备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在待开工阶段,全员集中学习研究施工图纸,确保准确理解设计意图,优化图纸中成本不合理之处,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渠道。安全方面则要做好全员安全技术交底,购置安全个人防护用品等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在施工阶段,质量安全把控的关键在于对施工作业队进行管理,优秀的施工方案需要过硬的队伍实施,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下沉至作业队级,定期对一线作业人员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定期、不定期组织质量安全检查,每道工序完工后及时检测,坚决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也不放过任何一处质量安全隐患,以质量安全求效益信誉。
        3.4 改进市政工程项目
        市政工程建设会直接促进城市建设发展,通过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可以显著改进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其中,改进城市环境不仅能够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还需要正确规划有关运营成本以及工程需要的经济成本,而且需要增强对于工程后期的管理以及维护。在这个时期,管理以及维护需要消耗较多的资金,因而需要联系实际情况来改进市政工程项目,确保能够实现市政工程管理的预期目标。
        3.5 构建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
        全寿命周期造价,指的是将工程生命周期结束后,对在工程建设中投入的建设成本、相关运营成本以及工程拆除成本在进行折现后,计算它的总和。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将项目不同阶段进行统筹管理,以项目总体利益出发,寻求最优化解决和处理方法,协调各参与单位的利益规划;在适合利益和必要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做出最佳选择。相关单位需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逐步形成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每个环节以及现场的所有环境条件都会导致最终的投资成本受到影响。通过安全评估监控来形成科学合理的监控管理,可以显著降低预期投资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值。安全评估监控工作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清晰认识到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形成科学的评估监控制度。
        3.6 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
        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可以提供市政建设工程的人员风险规避意识,同时也能减少经济成本。市政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应开展全过程管理,在合同签订时,认真审核合同的各个部分和环节。签订合同的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均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管理部门应做好责任划分,一旦出现风险,则可以顺藤摸瓜找到风险的根源,对疏漏进行及时有效的补救。
        4 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国民经济建设体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当前市政工程建设期间在经济管理层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及时识别风险,并逐步优化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实践工作,通过抓好质量监督工作、强化监督管理能力、重视经济合同管理、加强后勤保障管理、以及强化人员材料控制等相关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优化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以质量保证为前提,促进经济管理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耀儒.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47-148.
        [2]孔祥静.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7(6):109.
        [3]张羽.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有效防范措施探讨[J].管理观察,2018(1):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