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63619910624XXXX
摘要:下文将对电气自动化质量管控以及电气自动化继电装置的安全管控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往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质量;安全;管控
一、电气自动化的质量管控
(一)配电装置的自动化安装
配电装置是能源系统的关键,是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的核心,一旦配电装置出现任何问题,便会严重影响所有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一定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配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在严格遵守电气安装图纸的同时,还应严格控制配电设备进货环节、安装环节、调试环节等环节,同时有关部门需要根据有关规范文件与要求来开展验收工作。
(二)电气设备的布线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智能设备安装工作中,技术人员需要准确把握线路布局,这样才能使其形成网络系统并发挥自动化作用。智能建筑中部分电气设备的线路需要单独设置,如果出现安装调试错误则会影响设备的运作质量。例如电气自动化智能设备中的流量计线路及温湿度传感器线路等,这些都对线路布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其需要使用屏蔽线来进行安装调试。在具体工作中,技术人员首先需要为各系统提供独立的管线及线槽,同时要在弱电工程公用的接电线上进行接地线路,以此来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对于建筑物中部分电子设备,技术人员在安装时需要区分不同系统和工作频率,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不同抗干扰能力,以此来提高安装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输入输出设备的安装
技术人员在安装电气自动化输入及输出设备时需要为其选择合适位置,这不仅有助于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而且有助于减少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作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后续维修及调试工作的便捷程度,技术人员要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及业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对于部分较为特殊的传感器设备,技术人员要合理选择安装位置,避免将其安装在管道焊接缝或边缘上,以此来保障其稳定运作。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技术人员在安装电气输入输出设备时要准确掌握其各项参数,以此来确定安装位置并做好管线的布设工作;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其有助于保障各系统独立运作,进而有利于为智能建筑用户提供更舒适安全的家居服务。
(四)深入了解自动化技术,选用高质量的机电设备
只有深入了解自动化技术,选用高质量的机电设备,才能够促使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其中,具体的产品表现有:第一,深入了解国内能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彻底落实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严格控制建筑智能机电设备的运行。为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够及时处理机电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充分发挥出建筑机电智能设备的使用性能,同时要深入考虑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效率与使用质量;第二,大力建设智能建筑,全面考虑发展要求,只有对机电设备自动化发展方向给予高度重视,尽可能减少机电设备在运用过程中无法避免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选取出可靠、优质的机电设备。通过对建筑智能机电设备有关控制理论与质量问题进行有效运用,能够对机电设备的操作风险进行有效处理。
(五)提高电气工程运行系统的控制能力
充分发挥智能控制技术的作用,提高电气操作系统管理水平,有助于智能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电气系统发展需求呈不断升级状态,进而会涉及到更多的内容,随着电气系统的不断发展,在现代行业中,建筑电气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特殊工种,通过充分运用智能技术,能够及时监控与深入分析电气工程内的电气设备与有关数据,能够有效控制电气安全。另外,在远程控制电气工程中,通过运用智能技术,有助于电力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最终能够更好地控制电气工程。
(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
在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管理设备的工作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受安装调试工作人员的影响,所以相关单位一定要对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作为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人员,应能够对电气设备管理设备的质量、安全安装的重要性具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所以有关单位需要为安装调试工作人员给予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够促使安装调试工作人员具有更为强烈的安全意识,有助于安装调试队伍工作质量的提高,此外,作为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者,需要对自身的专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对新的专业管理知识不断进行学习与探索。
二、电气自动化的安全管控
(一)母线继电保护
在这一环节中,继电保护方式主要包括差动保护和相位保护两种方式。其中,前者保护方式是按照相对比较的原理来提升母线的性能,使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中;而后者保护方式则需要提前设置与母线元件变化特点相一致的电流互感器,然后再将二次绕组与母线侧端子进行连接,并将互感器安装在差动部位。另外,还要合理设计大电流与小电流的实际接地环境,如大电流接地母线保护要尽量采用三相连接方式;而小电流接地母线保护则采用相间短路,即两相连接方式,这样才能将继电保护效果最大化发挥出来。
(二)发动机继电保护
在对发动机进行继电保护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抓住重点保护要点,尤其是定子组匝的保护,因为该部位一旦出现短路问题,就会导致局部温度出现突发性升高现象,严重时,还会破坏绝缘层,进而导致发动机无法进行正常运转。因此,继电保护主要通过在定子绕组中安装相应的匝间保护装置来规避短路问题,进而最大化提升发动机的安全防护性能;其次,是在电动机单相接地时,若发现流经电流高于规定值,就要及时的安装保护接地装置,并根据电流与相位的中心点对发动机进行继电保护,这样才能保障发动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变压器继电保护
首先,短路保护。在这一环节中,应着重对变压器的阻抗问题和过电流进行继电保护,其中前者保护方式要借助阻抗元件的保护功能来实现,即在变压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自动断电,这样就能避免变压器出现阻抗问题;而后者保护方式则需要借助变压器两端时间元件和电源电流保护装置的力量来对电流元件和相应时间元件进行继电保护,使其在短期运行后能够自动断电,这样才能避免变压器出现过电流反应;其次,瓦斯保护。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注重对变压器油箱的继电保护,因为其一旦出现破损现象,就会产生故障电弧,这样很容易会导致油箱中的油和绝缘材质产生分解现象,进而形成大量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及时对变压器油箱进行继电保护,可通过电源的及时切断及向维修人员发送预警信号来实现。
(四)强化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
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继电保护时,为了确保安全防护效果,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前提条件就是要做好其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在实际运行时,供电企业要组织运行检修人员对辖区内的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勘察,尽可能遵循“三核对”原则来进行,不仅要对调度台定值单进行细致审核,看其是否与现场执行定值单相一致。而且还要将现场执行定值单与装置定值、压板进行对比分析,若是出现差异,则要及时联系市调、县调部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维修。
参考文献
[1]陈祥美. 浅析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 工业b, 2015, 5(15):48-48.
[2]张连刚. 浅谈电气自动化设计及质量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000(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