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禹天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国民支柱性产业的建筑业也逐步呈现出工业化发展的新方向。为了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环保型社会,为了进一步改进传统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高成本、高损耗等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逐步推广开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缩短工期、降低损耗的显著优势,以促进构建流水化的施工方式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的实施。本文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及类型,进一步研究探寻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早期源于17世纪的美洲,早期移民贫民没有栖身之所,于是他们便通过利用身边的不同大小的树木拼装构造成能够遮风避雨的木屋,这便是早期装配式建筑的雏形。现代装配式建筑源于二战时期,战后严重受创的国家经济不能满足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公民的生活需求,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满足民众对于房屋建筑的大量需求,同时维护国民生活的安定与和谐,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便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并逐步演变成一种流行趋势。发展到八十年代末,这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已经逐步发展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同时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建筑行业内最受欢迎的建筑施工技术之一。
传统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为原材料,其施工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现场浇筑、凝固、刷漆、抹灰、安装水电几个步骤。而装配式建筑一改传统的施工步骤,将生产叠合板、预制梁、内墙板、外墙板等房屋构配件的任务放置在首位,待正式施工后,再将生产好的构配件在施工现场装配组装起来,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项目。依据装配化程度的高低,装配式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半装配式建筑与全装配式建筑两种类型。半装配式建筑是指提前预制一部分可以与竖向承重构件浇筑在一起的建筑结构构件,具有适应性强、投资少、易推广的优势;全装配式建筑则是在施工开始之前将所有部件成批地砌筑,具有效率高、质量好、速度快等优势。虽然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施工建筑拥有一点的建筑优势,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建筑行业的发展正向着工业化趋势前进,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是现阶段新型建筑工业的主要生产模式,为了打破传统建筑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同时促进施工标准化、专业,实现建筑产业链的转型与进步,还需要改变现有的生产形式与组织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建筑理念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产业化发展,以推动现代化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1、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建筑施工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粉尘,也容易产生多样的噪音,装配式建筑以厂内预制建筑构件的方式,在相对密闭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生产加工工作,有效避免了对外界环境造成的粉尘污染与噪音污染。除此以外,装配式建筑也能实现对材料资源、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不但缓解了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最大限度有效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2、提高施工效率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施工工程启动之前,便提前将所需的建筑构件加工预制完成,待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之中,只需将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再按照科学的组装步骤将建筑构件进行拼装组件,便能实现建筑工程的初步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不仅减少了建筑过程中类似于攀爬、搭高架等高难度动作,大大提升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材料的二次分配整理,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缩短建筑周期,节约建筑成本。
三、制约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因素
1、监管制度不完善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的应用经验主要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案例,我国政府尚且未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产业链制定合理且适用的行业规范条款与法律条文,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体系,具有地域差异的不同的地区也没有出台相关的规范细则,因此,针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运行还存在着许多漏洞有待进一步改进。除此以外,建筑构件的验收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数据,这并不利于监管部门对于出厂构建的验收与监察,同时也给建筑施工人员的施工工作带来了不便,缺乏技术指标参考,便容易使得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产生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2、各环节缺乏沟通交流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包括设计单位、构建生产厂商、施工单位等多个环节,建筑工业的安全施工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协作与努力。构件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决胜关键,但是,由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各环节间缺乏交流与联系,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难以实现施工项目所要求的整体化,造成施工工程的相对滞后。
3、建筑成本数额较大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虽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筑成本,但却无法削减建筑工程前期的资本投入数额。高额的厂房建设与土地购买等业务使得一些小型企业难以维系,只有资本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有足够的实力投资建厂。除此以外,远距离的运输成本、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成本、高额的建筑税率都是增大建筑成本的不可避免的的因素。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策略
1、提升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程度
建筑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得以完成的基础性因素,只有严格规范建筑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程度,才能有效解决建筑产品单一化的问题。以信息化技术提高构建模数化程度,并完善标准化的部件库,通过提升构件的重复利用率与周转次数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与施工人员的装配成本,以不可变的住宅支撑体以及可改变的主宰填充体,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2、严格管控建筑构件生产过程
建筑构件的质量把控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优劣。首先,要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筛选,优质的施工材料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础,只有在保证建筑材料符合国家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条件下,建筑的安全性才能得到保证。其次,生产建筑材料的仪器也需要定期的维护与更新,一旦仪器出现故障,不但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也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进度,不利于工程的日期完成。
五、结语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对于提升建筑的施工效率、优化建筑的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既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维护建筑质量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建筑效率,又同时大大削减了建筑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伤害,是现代化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建筑施工技术之一。在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进程当中必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适应性有待进一步完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与研究中,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与施工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把控,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兰兆红.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2]张峻菱. 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分析[J]. 智能城市,2019,5(02):71-72.
[3]尹晓璠.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 居舍,2020(15):7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