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非常大,大约占整个建筑能耗的30%至50%,而将节能技术应用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对建筑暖通节能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关键词:建筑;暖通;节能;技术
1.暖通空调概述
1.1应用暖通空调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暖通空调系统成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大大改善建筑物的性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通过将暖通空调系统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以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1.2暖通空调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很大的便利,多数活动都是在室内进行,因此,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由于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对室内装饰要求越来越多,如果在室内放置过多的装饰品,将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因为建筑物本身具备较强的封闭,导致污染物排放难度非常大。同时,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油漆或其他装饰材料,这些材料会产生大量灰尘和有毒气味,严重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在室内装修完工后,会放置大量的家具和其他装饰品,如果建筑物室内的空气不能有效循环,将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参数,这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还导致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而将暖通空调应用在室内,则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使内外空气得到很好的流通,保障居住者的身体健康。
2.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2.1蓄能空调技术
将蓄能空调技术(蓄热、蓄冷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可以使用户对能源的消耗量大大降低,它是非常重要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蓄冷空调技术是通过固化介质或对介质温度进行降低,并利用潜热和显热的形式对冷能进行存储,蓄冷技术的装置有冷水主机、蓄冷装置、泵阀、自动控制系统等。蓄热空调技术是使用水介质完成蓄热工作,其具备高效节能、安全性高、无污染、运行成本低的优势,蓄热技术的装置是电锅炉系统等。
2.2暖通空调系统冷热能回收技术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冷热回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节能效果。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的废热进行有效利用,用于减少能耗,并对建筑工程中的冷热能排放进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提升暖通空调系统对能源的利用率。一般,暖通空调系统中用于热能和冷能回收的装置包括自带冷凝的卫生热水供应设备、转轮式全热交换设备、板式全热交换设备、板式显热式热交换设备等。此外,将智能电气化技术应用在冷热回收技术中,它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判断冷热能的回收量,已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3可再生与低品位能源暖通技术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导致不再生资源拥有量越来越少,为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开始号召各行各业加大可再生和低等级能源的使用量,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多数建筑企业开始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应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技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通过对地下恒温土层的热能进行利用,以降低暖通空调系统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另外,太阳能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它虽然在能源消耗方面改善作用不大,但可以使能源需求的类型得到转变,并将能源需求逐步转变为可再生能源。
2.4变风量技术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通过对变风量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建筑物室内负荷或其他参数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自动对空调系统的送风量进行调节,以将室内参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利用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系统),不仅可以优化建筑室内空气的质量参数,而且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使暖通空调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2.5管道保温与保冷技术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管道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它的作用是连接室内。因此,管道保温和保冷技术直接关系着暖通空调的节能效果。由于保温和保冷性能良好的管道对工艺有很高要求,因此,必须科学对管道进行选择,尽量使用管壁较厚的材料,以保障管道的保温与保冷效果。
2.6整合变频技术
实现整合变频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利用暖通空调系统末端变风量系统,对室内温度进行相应调节和补偿,并确保送风量与用户需求一致;(2)在变频条件下,调节暖通空调变水量系统的热交换。
2.7变流量调节技术
由于空调负荷会不断变化,一般,空调制冷系统多数在非满负荷状况下运行。为了满足空调负荷的变化,会使用变频泵、压缩装置、变频风机等装置,对冷却和加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节,此技术被称为变流量调节技术,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即高效节能,常用的流量调节技术为变风量空调系统,它主要是结合空调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参数对送风量自动调节,并将风功率的变化设置在30 %至100%之间,此系统被广泛应用在人流聚集的地方,如办公区、商场等。可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主要是利用变频技术对压缩机的转数和频率进行改变,并直接对制冷剂流量进行调节的技术,它多被广泛应用在分体式空调系统中。因为该系统的蒸发装置一般被设置在空调末端,可以起到节省水泵的作用,并且避免二次热交换造成的热损失,从而使水系统的能效等级得到提高。在变水量空调系统中,多是通过将电动二通阀设置在末端盘管上,并根据室温变化对盘管的部分水流量进行调节,以控制水流量变化和回路电阻,最终达到改变压力的目的;同时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和数量,以控制输送流量,减少泵的能耗。
2.8去湿空调
除湿空调是通过对除湿轮中的固体除湿剂进行利用,处理室外空气中的湿度,然后通过热回收轮与室内废气交换显热或全热,以完成回收废气的工作。经过除湿和冷却后的新风与回风混合,在经过表面冷却装置干冷处理后将其送回室内。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空调除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增加室内湿度控制的强度,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2)为使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必须加大新风量;(3)为达到再生固体除湿剂的目的,应使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等。
2.9热泵技术
由于热源类型不同,热泵分为以下几种:(1)空气源(风冷)热泵,该热泵由热泵冷水、商用组热泵空调、家用热泵空调等空调机组构成,将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有一个弊端,在冬季供暖过程中,在室外热交换装置的散热片表面容易结霜;(2)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它是抽出地下水,利用热泵对地下水的热量进行吸取,然后对地下水进行回流处理,使其流入地下。由于该技术对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法在所有地区广泛用于,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开发有效的回流和取水方法至关重要。(4)土壤源热泵技术,通过将热源泵埋入地下,然后将管道设置为热交换装置,进入循环工作介质中,在循环的工作介质与土壤两者间完成冷热交换。在冬季,热泵用于从地下提取热量;在夏天,热泵被用于从地下取冷,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样,由于该技术具有投资太大的缺点,为了使初始投资金额得到降低,可以提高热交换管的热交换能力,与地下水源热泵技术相比,该技术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大大改善建筑物的性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将节能技术应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量,而且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应加大对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力度,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金龙,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工程技术,2018(11):264-265
[2]张丽娟,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分析[J],房地产指南,2018年(3)
[3]齐勇,建筑物暖通空调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