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张棋
[导读] 研究并分析饮食干预治疗对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饮食干预治疗对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社区内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和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降糖药物以及饮食干预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经过半年的治疗,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蛋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记录半年内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6.10±1.36)、餐后血糖(8.36±2.75)以及糖化血蛋白(5.65±0.99)均明显降低,且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饮食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提高居民的饮食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安全有效的防治社区糖尿病。
        关键词:饮食干预;饮食习惯; 糖尿病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人类的身体健康正受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慢性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其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给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共同影响的一组终身性疾病[2]。为了使糖尿病防治的效果更加显著,需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故通过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将饮食干预治疗作为社区防治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饮食干预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使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内50例糖尿病患者,且50例均符合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研究对象排除有沟通交流障碍者、身体受到严重损害者和精神异常者。根据随机分组,实验组25人:男女比例为14/11,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0.5±13.7)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为(10.6±8.1)年;对照组25人:男女比例为3/2,年龄最小22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为(56.2±17.5)岁,病程0.5-19年,平均病程(8.6±7.4)年。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男女比例、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和降糖药物
        让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和普通的门诊治疗,给患者提供口服的降糖药物或者常规胰岛素治疗,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来控制各指标的变化。对照组虽没有进行饮食干预治疗,但仍需要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值。
        1.2.2 健康教育、降糖药物和饮食干预治疗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的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饮食干预治疗,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素质不同,每位患者的日需求量不同,将制定不同的饮食计划来控制每位患者的饮食。控制总热量:主食占55%,脂肪和蛋白质分别占总热量的15%-20%,25%-30%,早中晚三餐分别占总热量的20%,40%,40%;科学安排餐次,每餐主食在100克以内[3]。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和体重,并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运动情况。
        1.3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每三十天检测一次体重,记录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蛋白平均含量为计量指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6.10±1.36)、餐后血糖(8.36±2.75)及糖化血蛋白(5.65±0.9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疾病[4]。现如今的医学水平无法治愈糖尿病,一般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五个方面综合性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即规范日常饮食,加强身体锻炼以及接受健康教育。本文分析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有无饮食干预治疗的情况下血糖控制的不同效果以及饮食干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接受饮食干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其空腹血糖(6.10±1.36)、餐后血糖(8.36±2.75)、糖化血蛋白(5.65±0.99)均低于未接受饮食干预治疗的患者。虽然仅依靠药物亦能使各项指标在治疗后降低,但有饮食干预治疗的实验组降低效果更显著。
        给予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治疗可以彻底的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改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使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得到控制;适当增加体育活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预防各种并发症;接受健康教育,加强对自身及对糖尿病的了解,消除对长期治疗的担心和顾虑,提高与病魔斗争的信心;再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即为糖尿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胰岛功能,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所以,饮食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有效且安全可行,既普遍受用于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又能给患者以及其他居民传输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加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饮食干预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有效的措施,值得提倡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沈伟慧.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391-1393.
[2]严红琴,于美,刘莉, 等.目视化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34-37..
[3]王英.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8):327.
[4]杨莉霞.辨证施护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光明中医,2020,35(12):1919-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