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我院66例产妇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干预,比较产妇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定期产检、完成全部检查项目以及产后6周母乳喂养人数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妊娠相关知识以及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开展针对性治疗管理更有利于产妇健康。
关键词:社区;产前检查;产后干预;治疗
产前检查、产后恢复是妊娠、分娩女性十分重要的两个管理环节,高质量的产前检查对提升产妇妊娠质量、优生优育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产后恢复治疗干预直接影响产妇康复,甚至影响新生儿后续生长发育[1]。社区作为基础医疗机构更方便为孕产妇提供医疗支持和帮助,本次研究将针对产前检查、产后恢复的治疗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66例产妇为调查样本,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有人员均无妊娠合并症;产妇无有害物质接触史;产妇无孕期吸烟、饮酒情况;所有人员均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产妇年龄平均(29.5±3.4)岁,孕周平均(39.3±0.4)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12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平均(29.8±3.4)岁,孕周平均(39.6±0.5)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1例。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产妇36周前产检时间为2周一次,36周后为1周一次,高危妊娠人员可适当增加检查频率,并采用多手段进行检查。医师要帮助产妇了解自身情况,检查胎儿胎位、发育情况,为其介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帮助产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对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预测。产妇分娩后评估其心理、睡眠、生活状况,并要及时了解其母乳喂养相关情况,积极为患者提供帮助。
观察组产妇给予针对性管理。首先要针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医师专科技能,并要明确医师管理岗位和管理职责,提升其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为产妇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可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院指导,传授相关经验,提升医师专业能力,加强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
临床中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手段为患者提供帮助和管理,提升家属、产妇自身的产检重视度,根据产妇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专业的产后恢复计划和运动计划,促进产妇产后康复。针对高龄或高危产妇来说,要增加产检次数,必要时住院观察。此外,针对高龄、高危产妇来说,其承受的生理压力、心理压力均要高于常规人员,因此也要加强其心理情绪管理,准确评估产妇情绪变化,为其提供针对性疏导,避免产妇出现过度的情绪波动。
结合产妇身体状况和日常饮食习惯为其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产妇在妊娠期间要减少维生素A的摄入量,限制浓茶、咖啡的摄入量,避免饮酒,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降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风险[2]。产妇在妊娠前3个月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在妊娠4-7个月时食欲增加后要多进食水果、蔬菜,在妊娠后期会出现胃肠道受压、食欲不振情况,也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
1.3观察指标
统计定期产检、完成全部检查项目以及产后6周母乳喂养人数。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评估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妊娠相关知识以及产褥期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单项评分100分。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t值为计量资料检验值,卡方值为计数资料检验值,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产检情况统计
观察组产妇定期产检、完成全部检查项目以及产后6周母乳喂养人数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png)
2.2相关知识评分
干预前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妊娠相关知识以及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png)
3讨论
产检能够及时发现产妇妊娠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病变,对规避妊娠风险、保证母婴安全十分重要。但部分人员的产检意识不足,导致产检率、产检质量低下,对产妇安全妊娠、分娩非常不利。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医师能够通过针对性健康指导的方式提升产妇产检认知度,更有利于提升产检质量。观察组产妇定期产检、完成全部检查项目以及产后6周母乳喂养人数高于对照组,产妇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证明开展针对性治疗干预由于保证产妇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贺显利.浅谈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6):62-63.
[2]马晓莉.社区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8):180-182.
姓名(罗杏英)性别(女)出生年(1989-09),籍贯到市(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族(汉族)职称(执业医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