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和效果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应诗
[导读] 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在医学、化学、商检、工业等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在医学、化学、商检、工业等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医学领域应用最为普遍的当属药品检验。作为药品检验主流色谱分析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药品含量、中药质量、抗生素杂质测定以及药物鉴别等工作范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价值。
        关键词:药品检验;色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医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法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中,并于药品检验中取得一定成效。1985年,我国在药品检验中渗入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被视为药品质量控制主要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下细化了经典液相色谱法,具有应用效果明显、效率高等特点。相比于经典液相色谱法,其应用了颗粒较小的均匀规则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及较小的传质阻抗。与此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输送流动相应用了高压输送泵,其有助于缩短时间,同时合理应用较高灵敏度的检测器,灵敏度高,同时业务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奠定了基础。
1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和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检验方法,在药品检验中应用,采用高压输液系统,液体作为流动相,将不同成分混合溶剂泵入到固定相的实验色谱柱中,成分在被分析和分离后,进入特定检测仪器设备中进行检测,分析化学试样成分。从技术角度来看,相较于经典液相色谱法而言并无明显差异,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由于选用了高灵敏度的监测器材、新型高压输液泵和微粒固定相,检验更加灵活有效。高效液相色谱法经过完善下,色谱柱口径更小,可以选择高效的色谱填料,大大提升分离速度,提升检验结果精准度。
2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2.1非添加化学成分检验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因为我国近些年来市场竞争日益强烈,保健品、中成药中通过非法方式添加化学成分已经成为制假的一种方法。所以,检测药品中非化学成分过程中,药品检验也是一种新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非化学成分检验过程中具有一定功效。检测药品成分过程中,薄层色谱法检测相对复杂的重要期间,误差率较高,而且专属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与分离功能,其可于短时间定量检查、分离定性药物成分,从而确保药物质量,保证良好的用药效果。
        2.2抗生素监测
        抗生素监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抗生素中的药物成分,限制杂质生成量,保证药效不受影响。由于抗生素药物特性,临床使用中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原料中会生成令患者身体不适的聚合物、降解产物,如果药物反应过于强烈,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则是有效监测抗生素中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物质含量,限制抗生素的杂质量。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产生不良影响,如机体产生抗生素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为了规避此类问题出现,加强抗生素含量监测,确保杂质含量在规定标准范围内。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中,同样可以对动物食品检测,检验动物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人们食用动物食品后吸收抗生素,影响到身体健康。
        2.3手性药物质量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每种手性药物于机体内的作用存在差异,包括两种,即高效低毒和可能伴有毒害作用。手性制药原理以化合物原理为主,以此制定作用效果明显、药物专一性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通常情况下,手性化合物获取方法包括不对称合成、天然无的提取、外消旋体拆分和生物合成等。现阶段,色谱分离方法是常见手性药物分析之一,其包括超临界流体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毛细血管电泳色谱等,在手性药物拆分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被视为手性物质拆分的主要方法,针对医务人员加强对了该部分内容的研究,其能够对诸多手性药物实施分离。总而言之,手性新药研究、手性药物代谢及质量控制过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价值较高,应用及发展前景广泛。
        2.4药物鉴别和有关物质测定
        药物的鉴别可确保物尽其用,在鉴别过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明确药物定性参数如南北五味子的鉴别,从而明确不同五味子的组分含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另外,在药物的制备、存储、运输、流通等环节难免会被有关物质污染,从而拉低药品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物质的含量一般较少,因而以常规的方法进行检测可能会出现误差或因检测灵敏度低而无法测得相应含量,故推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学者以薄层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特拉哇嗦的有关物质含量,前后最小检出量为0.025mg/mL和0.05μg/mL,足以印证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更胜一筹。
        2.5中药质量的测定
        中药相对于西药其成分、质量检测的难度系数更高,若以传统的检测方法恐难获得准确的结果,这便为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带来了隐患。举例而言,丹参根部内含丹参酮,常被入药调经疏络、活血祛瘀、消肿镇痛,其中丹参酮IIA是丹参脂溶性成分的代表物质,被广泛用于冠心病防治。但是,丹参入药采购、运输、选品、有效成分测定等各个环节均存在危险因素,尤其是成分分离环节,是定性、定量检测的关键,故需要依靠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弥补看、摸、闻、尝传统四步性状特征鉴别法的不足。总之,科学有效的丹参中药材鉴定策略不仅能够为丹参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支持,还可以为丹参的栽培种植、药用部位扩展、品质鉴定、有效成分剂量研究等提供参考依据。
结束语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技术优势,而未来依托于智能软件、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在药品检验领域势必会迎来全新的发展面貌,而我国药品质量亦会趋于规范化、高质化、安全化。
参考文献
[1]闫锦凤.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0):207.
[2]许俊哲.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2):165.
[3]严倩茹,邬伟魁.超高效液相色谱在化妆品禁用药物及限用物质和功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2017,31(1):74-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