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对婴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其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000名婴幼儿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婴幼儿均500例。对比组婴幼儿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婴幼儿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婴幼儿干预后行为发育情况以及家属干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婴幼儿干预后行为发育评分好于对比组婴幼儿行为发育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100%高于对比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8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对婴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促进婴幼儿行为发育,故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基层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婴幼儿;行为发育
婴幼儿行为发育对其青春期甚至成年后的身心健康均会带来极大影响,故尽早对婴幼儿进行保健干预对其日后成长意义重大。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就是以儿童为工作核心,将儿童家庭看作为工作人员最终服务单位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婴幼儿家属的保健意识,进而充分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1]。基于此,本文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对婴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其行为发育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0月接受的1000名婴幼儿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婴幼儿(n=500)行常规干预,该组婴幼儿男280例,女220例,年龄值域6-34个月,平均年龄为(22.57±1.38)月;研究组婴幼儿(n=500)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该组婴幼儿男260例,女240例,年龄值域6-36个月,平均年龄为(23.65±2.45)月。婴幼儿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比组婴幼儿行常规干预,工作人员对婴幼儿进行常规体重、身高称量等。
研究组婴幼儿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
(1)喂养方式健康教育:随着当今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婴幼子儿成长速度逐渐加快,因此在对婴幼儿进行喂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婴幼儿家属在对其喂养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科学喂养法,故需要适当增加婴幼儿辅食。另外,一部分家属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挑食和偏食现象,故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人员需对家属进行科学指导,告知家属如何正确喂养孩子。
(2)建立生活情境:对于婴幼儿来说,早期智力教育对于其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可告知家属在婴儿房内张贴气球或图片等,带领婴幼儿识别图案,加强与婴幼儿沟通,适当给予婴幼儿鼓励,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3)拓展婴幼儿语言能力: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告知家属在对婴幼儿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需做到同步指导,帮助婴幼儿最大程度克服内心障碍,积极主动说话。另外,如若婴幼儿出现不良行为,家属需要使用合理的方法及时制止。不仅如此,婴幼儿还会模仿家的种种行为,因此家属更加需要以身作则,注意自身日常语言行为,适当与婴幼儿进行沟通指导,促使婴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4)教育引导:对婴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指导在其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工作人员须告知家属尽量多让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与其他同龄婴幼儿接触,强化其互动,以此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婴幼儿干预后行为发育评分,主要从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分析,分数越高说明婴幼儿行为发育越好;对比两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两组婴幼儿干预后行为发育评分)对比用(±S),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对比用[n(%)],X2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婴幼儿干预后行为发育评分对比
研究组婴幼儿干预后行为发育评分好于对比组婴幼儿行为发育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png)
2.2两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100%高于对比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84%,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png)
3讨论
由于婴幼儿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同时该时期更是其人生中关键时期,故做好婴幼儿时期的健康教育对其日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针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来说,对婴幼儿进行健康教育,从喂养方式健康教育、建立生活情境、拓展婴幼儿语言能力以及教育引导等多个角度出发,促进婴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提升婴幼儿大脑可塑性,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基础[3]。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婴幼儿干预后行为发育评分好于对比组婴幼儿行为发育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100%高于对比组婴幼儿干预后总满意度84%,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对婴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促进婴幼儿行为发育,同时婴幼儿家属干预满意度较高,故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敏,王琼.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24(16):329-330.
[2]陈霞,邓芸芸,缪海燕.健康教育对基层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175-2177.
[3]张霞.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2):176-177.
作者简介:杨阳(1982.7-),女,汉族,北京,大学本科,预防医学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儿童保健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