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战略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晓晶
[导读]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生事物,也相继淘汰了许多追随不上时代潮流的事物,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要想在各大新生事物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克服不足,提高新闻节目报道的质量,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一个重要课题。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融媒体中心  山东枣庄  277300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生事物,也相继淘汰了许多追随不上时代潮流的事物,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要想在各大新生事物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克服不足,提高新闻节目报道的质量,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全媒体战略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全媒体战略;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研究
        引言
        对于新闻工作而言,新闻的采访和编辑环节可以说是其核心,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新闻节目的收视情况。基于此,新闻采编人员一定要学会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挖掘出深层次的内容,这样才可以促进新闻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实际意义
        一方面,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新闻工作内容。毕竟在新闻的制作过程中,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新闻素材越充足,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讲就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样一来,新闻报道的内容也会更加多样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社会大众的需求也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如果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缺少素材作原始资料,就会对新闻的完整性造成破坏。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能够提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度,以此来制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另一方面,新闻采编工作对于整体的新闻工作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新闻采编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新闻工作的基础,也是新闻制作的关键,这样看来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来讲,新闻工作的工作效率会受到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质量的影响。鉴于此,要想为社会大众制作更多有深度的新闻,相关的新闻采编人员就要做好基础的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后续的一系列工作提供保障。此外,可以增强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部分新闻媒体单位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做好新闻采编工作,推出更多有创意、高质量的新闻,以此来扩大受众群体。
        2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全媒体时代下,如何抢占信息资源,夺得观众的眼球成为了众媒体必须解决的问题。技术与知识的注入使得传统的新闻采编焕发了新的生机,然而如何融合新旧媒体间的优势,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以赢得观众们的需求仍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新闻采编工作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新闻的采访和编辑两部分,即对新闻的采集,辨认,整理,归纳的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于让观众可以更直观生动地了解社会事件。新闻的采访工作即对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有目的性的调研,以达到为大众所知的宣传效果。而新闻的编辑工作则主要指对新闻采访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整理归纳,使其符合大众的口味及社会发展的潮流,更易为观众所接受。新闻采编工作不仅仅是对新闻简单的收集整理,还要对所采集的新闻的社会公信度,价值观,民众关注度,政治角度等多方面进行把关,确保呈现在观众面前新闻的可信度以及接受度,同时还要注意采访与编辑两方面工作的承接,确保新闻承载价值的不流失。
        3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传播体系
        在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不论在内容层面还是形式上的创新都应该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底线。在满足受众对于舆论热点或突发事件信息需求的同时,又必须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当前的媒体转型正步入新时期的探索中,只有让新闻职业道德体系规范化成为常态,才能从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加强媒体自身的自觉自律和提高公众辨别力等方面开展切实工作。


        4创新报道的形式
        中国互联网行业不断普及,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无限流量也随之开始出现,用网门槛不断降低,互联网产品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如今移动端用户在不断增多,已经成为PC端用户的二倍之多,人们不断增加对阅读的需求,由过去的可以阅读到现如今的追求简单、快捷、趣味性、图文并茂,可以变碎片化阅读为视频观看,变为老少皆宜,都可以观看收听,可以通过各大平台进行宣传广播,不只是电视报道,通过各种软件,各种渠道,例如喜马拉雅FM,可以让人们在收听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新闻,用浅显易懂的话语陈述现实,让人们觉得新闻更加贴切,反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们的现实需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以多样化的形式,深刻的思想,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映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难问题,对其进行讨论和分析,给予广大受众充分的知情权,对受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社会影响力也会不断提高,可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5要建立和完善人才转型体制机制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者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全媒体转型是一件风险很大的探索,在改革过程中,需要细化措施,使得全媒体建设能够真正落地生根。传统媒体在全媒体建设、采编人员人才转型上,必须给予资金、数据和政策等全方位的大力支持,给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增强创新机制。传统媒体新闻采编流程,一方面必须进行彻底的重构再造,为新技术引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做细做实内容考核机制,促进全媒体人才快速成长。
        6强化新闻资料整理与审核力度,拓宽新闻报道渠道
        在实际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期间,为了能够提升其工作效率,就要结合实际状况,不断强化新闻资料审核与整理力度,不断优化新闻采编模式,进而增强新闻资料整体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公众在看到某条新闻信息内容时,要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寻找相关的新闻资料,进而提升新闻信息的科学合理性。为了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新闻资料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进而实现新闻报道的发展目标。不仅如此,新闻资料工作人员,要注重考量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对新闻资料信息开展审核工作期间及时提出对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意见,从而最大程度上使新闻报道内容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进而促进新闻报道向多样化形式发展进步。
        7使用现代化、新颖的新闻编辑方式
        在新形势下提升采编人员的采编技巧,首先要求编撰出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采编人员编写出准确、精炼的新闻标题,一下子就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符合当下流行的“读题时代”要求,加快新闻在读者中的扩散速度。但是也需要注意,采编人员要坚持新闻编撰的初心,不能够为了吸引读者,盲目增加噱头,哗众取宠,要从新闻本身出发,把党的方针政策和新闻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新闻编写的标准,并将社会大众关注的时事热点编撰成新闻,提升新闻给读者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结束语
        全媒体时代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时代,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时效性更强,表现形式更丰富,受众需求增多,且覆盖范围更广。这一时代下的新闻采编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优势和互补作用,发挥新闻采编的最佳效应;要科学地推进媒体融合建设,深刻理解全媒体的内涵,利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来建设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德宝.试析全媒体新闻报道对报纸编辑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 3(35):107.
        [2]马贵明.试析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J].记者摇篮,2019(11): 45-46.
        [3]余永波.“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J].传媒论坛,2019,2(18): 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