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2052319840228XXXX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智能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各行业领域均在进行深化改革,创造出多种极具科学性及技术性的生产技术或施工工艺,并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管理制度,将以上新型的技术及工艺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去。当前最为新型的科技技术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电气自动化技术,而将以上技术紧密结合,则组合而成了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章以智能制造业为例,主要为人们阐述了智能制造业的概念,并明确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业之中的具体应用方向,目的是为相关技术人员做参考,以改进该技术在智能制造业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工业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随着科技的逐步完善,使得自动化技术被普遍运用到了工业生产当中,以此带动了我国智能化技术的提升,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生产当中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从而很大程度的解决了过去机械制造中效率和质量均比价差的难题。因此在今后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合理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1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析
机电一体化是由电子技术、光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相融合构成的一项新型技术,具有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系统化等技术特征。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既可以快速、持续采集与分析各类信息数据,也打破了传统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局限,可基于互联网或局域网,远程共享、交流各类信息数据,并实时观测系统运行情况、发现与上报所存在的系统故障及安全隐患。同时,在智能制造领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展露出优异的非线性与线性控制优势,成为提高智能制造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控制精度的关键所在。从技术总体应用角度来看,发挥出改善智能制造精度、增强网络化数据交流功能、提升制造效率、保证数据处理安全等应用作用。
2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有效的将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起步于20世纪中期的数控机床,这也是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应运而生,但是仅仅处于机电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在机电一体化发展初期仅仅只是使用电子手段来控制机械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到了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真正的和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研究和开发新的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
3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3.1数控生产技术的应用
国内机械加工企业在这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合理使用,其在刚开始得到发展的时候,主要是运用到了数控技术当中,从而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机械制造的整体效果,而且对工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过程当中,数控制造工作主要是利用智能化控制模式,这不仅可以提升机械产品的准精度,而且还会减少工作者的工作量,而这正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当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机械制造中,对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操控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若想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那么最好在生产制造期间使用CPU与终端设计相融合的操作形式,利用操作中的实时性诊断和智能化控制,来建立立体的实时检测系统,这样就可以对机械加工和操作流程进行模拟,从而便会确保数控机床操作的精准性,并为机械制造工作带来数据上的支持。
3.2传感技术的使用
机电一体化智能生产机械设备具有极强的自主化控制及监管功能,其目的是在固定的生产条件之下,将自动化系统中的控制及监管功能自主的发挥出来,之所以此设备具有如此的灵敏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了新型的传感装置,这也是传感技术被充分应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以减少外界环境对此设备产生的干扰,进而将此智能生产设备生产效率提升到最大值。之所以要在该生产设备之中安装相应的传感装置,目的是为了确保该生产设备持续性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之中,然而,若是该设备无法对系统中的故障部位有一定的感知功能,就会促使内部零件出现故障点的智能生产设备长时间非正常状态运行,久而久之,该设备的承载力将会达到一定的程度范围,进而拖垮整个生产设备的机身,而将传感技术充分的应用于其中,就能极为敏感的感知到非正常运行状态下,该设备内部系统之中故障点所在位置。
3.3智能机械人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结合传感技术、仿生学、信息化技术及机器人控制论等技术与学科领域,使得智能制造系统模仿人类思维模式,在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精确识别与判断各项信息,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快速做出反应,替代人工完成各项复杂生产与智能制造系统管理工作。与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相比,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机械人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如下:(1)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在传统生产模式中,企业需要配置大量一线生产人员,以及高素质技术人员,对企业财务系统造成较大负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企业仅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智能机械人,即可在充分保障并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省大量劳动力。(2)提高生产效率。智能机械人在运行过程中,将模仿人类思维模式以识别、分析各项信息数据,再针对性开展生产工作。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智能机械人并不会出现疏忽、注意力分散、操作失误等问题,最大程度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系数。(3)智能机械人可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生产精度,实现了不间断持续生产,在调动企业现有生产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企业经济效益;智能机械人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强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中,在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生产事故时,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保障了生产安全。
3.4机电一体化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说到生产大家都会想到生产车间中长长的流水线,不同线段的工人从事着不同的工作。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线逐步实现自动生产线和自动机械的运用。这是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运用的重要体现。在自动化生产线中,主要通过使用总控装置对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处理做到精准把控,从而对整个制造过程能够起到严格管控的作用,在生产方面减少了体力劳动,生产线全自动化更加提升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在生产中都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机械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让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获得了普遍的使用,这因此极大程度的加强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机器设备和电子技术相融合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制造方式,能够让我国制造业成功实现转型,而随着将来我国经济以及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智能化技术会进一步提升制造企业的生产效果。
参考文献:
[1]关林林,陈岗.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16):251-252.
[2]郭露.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216-217.
[3]陈楠.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