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6
摘要: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数据工具,对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筑信息管理技术的内涵,探讨了建筑信息管理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优势,最后结合实践分析了建筑信息管理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各种高层建筑和异形结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地面上,给建筑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BIM技术以其可视化、动态性、协调性和仿真性等优势被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中,对提高建筑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相比,BIM技术的应用使安全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并尽早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信息的建筑信息技术,它集成了各种建筑信息。与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相比,BIM技术具有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对提高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现施工现场各类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2)通过共享或传输BIM技术,信息化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和成本信息的实时动态管理,便于对施工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进行远程管理。BIM技术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项新技术。虽然BIM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当时网络信息技术的不发达限制了其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信息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应用广泛,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可以预见,随着相关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成熟,BIM技术将在未来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可视化
可视化功能使施工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构建三维施工信息来呈现施工项目中的物理信息和功能信息,便于在施工现场设置各种安全设施和各种防护装置。
2.2模拟化
施工前,可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项目的地质环境、裂缝和沉降,为施工项目的结构施工提供参考,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在危险工程或隐蔽工程施工前,可进行模拟试验,如深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等,以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2.3动态化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的建筑模型不是静态的三维图形,而是动态的伪真实感图形。它可以模拟各种建筑系统的运行,如空气循环系统,供水系统和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度真实的数字信息收集。在用BIM技术构建的三维建筑图中,建筑物的所有数据都会因固定数据的改变而改变。例如,改变混凝土的干燥时间会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周期。因此,对于每天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管理人员需要每天将实时数据上传和更新到BIM系统中,以便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现场的实时动态管理。
2.4不断优化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BIM模型的应用可以可视化建筑工程的各种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通过共享这些信息,建筑工程管理者可以优化各种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促进施工各方的科学决策。
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施工前BIM技术与安全管理
3.1.1安全设计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可以通过三维信息模型分析设计的合理性,动态推断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验证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进而优化施工方案。此外,该三维模型可用于判断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索引指令的合理性,也可模拟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和救援,考虑设置安全通道和避难区域的合理性,协助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前进行管理规划,同时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项目安全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3.1.2安全培训
传统施工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而忽略了项目施工中安全隐患处理方法的培训,即消除安全隐患的培训内容太少,传统的安全培训大多采用一对多和口头强调,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施工现场人员收获很少。通过BIM技术的应用,现场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三维模型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对于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动态信息管理有助于他们对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的监督和管理,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同时,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现场施工人员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操作流程的标准化,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施工中BIM技术与安全管理
3.2.1利用三维信息BIM技术识别和划分危险源
BIM技术可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通常,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代表非常危险、危险、不太危险和无风险的颜色,它们显示在构建的项目模型中。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区通常标为红色(非常危险),塔吊标为橙色(有一定危险),塔吊标为黄色(几乎没有危险),办公区和生活区标为绿色(无危险区)。在实践中,通常在施工作业区和某些危险区域的通道口设置警告标志,以提醒操作人员他们已经进入危险区域。
3.2.2结合BIM技术建设智能建筑工地
如上所述,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时,都采用单一的说教形式,只是简单地向工人介绍现场情况,并说明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和一些基本的生命安全保障措施。总的来说,这种单一的说教形式对受教育者的安全培训产生了不良影响,BIM 3D动态模型的视觉特性可以借助虚拟现实虚拟技术,让每一个现场施工人员真正感受到安全事故现场,将视觉、听觉、触觉和动态效果融为一体,从而提高现场施工人员主动接受具有真实触觉的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
4.讨论及未来发展方向
4.1构建更加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法
我国大多数建筑设计师在建筑安全知识和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系统安全设计方法,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规则,以弥补设计单位在这方面的不足,尽快消除工程建设中的不安全因素。
4.2创建系统的安全培训平台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开发一个适用于各种施工场景的安全培训平台,在其中我们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工作建立工作环境,然后对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通过操作人员的互动与合作,创建虚拟施工场景,完成安全培训,不仅有助于降低施工企业的安全培训成本,也有助于提高现场施工人员接受安全培训的效果。
4.3构建全面的危险源识别与管理数据库
危险源的识别和管理是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关键。因此,可以制定防止危险部件、临时结构和空间冲突的措施,以提高识别和管理危险的效率。
4.4对现场施工人员不安全操作的动态监测
目前,对工人岗位监控的研究很多,对工人不规范操作的关注较少,但大多数施工安全事故都是由工人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有必要对现场施工人员不安全操作的动态监控进行研究,这也是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BIM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BIM技术的应用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目前,BIM技术的快速发展间接推动了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在我国建设项目使用BIM技术的过程中,应注意不断优化和调整。
参考文献:
[1] 黄伟杰.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20)
[2] 朱金海.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门窗. 2019(15)
[3] 廖富兴,张恒.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城市住宅. 2019(12)
[4] 何东峰. 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 建材与装饰. 2020(09)
[5] 杜水葭. BIM+大数据应用下的施工安全管理[J]. 安徽建筑. 2020(03)
[6] 朱敏.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