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浩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宣威 6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基坑排水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现阶段,水利建设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影响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再加上国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更是体现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其中,基坑的施工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水利工程中基坑的施工技术,如基坑边坡支护、基坑排水等,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坑排水;基坑边坡支护技术
引言
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中基坑排水工作是相当重要的部分,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加强研究,在实际施工中规范操作。同时,还要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和优化基坑排水施工技术,提升工作质量。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要合理、规范地应用施工技术,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以为后期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1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在排水需求较低的工程中,主要采取明沟排水技术,它对施工所需设备要求不高,并且还不会使整个排水工作受到干扰,该技术在排水工作中应用十分普遍,尤其是对于工期较为紧张的工程来说不免为一种首选的基坑排水施工技术。此外,对于工程较小和基地低下水位偏低的施工条件,则需要选择井点法排水技术来对基坑进行排水,这时需要在基坑周围拟定作为井点的地方,此外还要使水管将它们连通,然后再借助水泵进行排水以将基坑内的渗水直接排出,最终可实现整个排水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施工是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也很容易发生渗水现象而引起整个工程的施工障碍,一旦基坑出现问题就必须要及时进行排水施工处理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实施。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更新。
2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坑排水方法
2.1明沟排水法的应用
该方法是基坑排水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采用的各项设备简单、排水构成方面等特点。开挖基坑时,可以通过截、抽、疏等方式实现排水,如果可以通过自然条件完成相应的排水作业,应当尽量利用自然排水方式完成相应的排水作业。例如,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较差,地下水位相对较高,而基坑的深度和范围都较大,在该背景下,应当研制等高线进行排水沟布置,在具体施工期间,每层都要布置排水沟,从而可以利用排水沟让每一层的积水都引入到集水井中,再通过水泵,将积水排出。若基坑中的渗水不严重,同时,基坑的深度和范围都较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需要在施工现场布置几条纵向排水沟,通过对排水沟进行应用,将积水都引入到集水井中,然后利用水泵,将集水井中排除积水。为了使排水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还可以布置横向排水沟。
2.2基坑基础施工
开挖基坑中,如果基础地质是粉砂、粉土,就可能出现渗水问题,而引发流砂、管涌等现象,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其中,发生管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位比较高,在渗水情况下会流入粉砂粉土范围,而使得土粒跟随渗水不断移动。为确保该情况下施工能顺利进行,需降低地下水位,比如铺垫砂砾反滤层,以及将边坡放缓等,但应用这些方法处理会加大工程量和成本。在各种问题涌现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了新的施工工艺,比如在基础结构上应用沉井加水力充填等方式,有效降低排水难度,并降低地下水位,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2.3井管法
该方法主要适合应用在基坑范围小、深度小,同时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井管法实际上就在基坑周围开槽多口井,将混凝土滤水管安装在井内,然后利用泵对每口井进行抽水作业,完成对积水的排放。
在采用井管法时,需要施工人员注意的是,应当每隔6.0m应当配置一组扶正器,通过对其进行应用,这样做的核心面目的就是保证混凝土滤水管在应用期间不会出现偏移问题,使滤水管的过滤作用能够得到发挥,避免出现涌砂现象。
3加强水利工程基坑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
3.1优化基坑支护方案
专项方案是任何建筑施工最重要的施工依据之一,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虽然我国基坑施工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仍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选用。我国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有时候已有的施工技术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工程项目,往往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完善施工方案,同时也需考虑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特殊地质情况,对于施工潜在的安全风险加以控制,以完善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应及时与各参建单位取得联系,经各参建单位协商同意并以书面形式留下会议纪要后方可施工,必要时还可以组织专家论证,按专家论证结果要求施工。
3.2机械设备的用电管理
水利工程进行基坑排水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很多的机械设备,而且大多数的机械设备都是使用电能来驱动的。在使用电力设备时,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严格贯彻安全制度,约束施工现场每一位操作人员的行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而且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防止设备的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
3.3选择抽水设备
完成集水井建设后,要开展相应的抽水试验,严格依据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抽水设备。选择的抽水设备质量和抽水量都要可以满足是排水需求。同时,在利用抽水设备进行抽水作业时,过滤器的高度要超过集水井的水位,以免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导致锅炉器出现氧化、老化等各种问题,这不仅会缩短设备的应用寿命,而且还会引起涌砂等不良现象。
3.4加强基坑排水控制
顾名思义,基坑是一项地下工程,当施工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对基坑施工造成影响。地下水是自然界的循环水,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三大类,按起源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渗入水、凝结水、初生水和埋藏水,其中上层滞水和渗入水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调查施工区域内的降水量、土的含水率和周边可排水情况,根据勘察结果编制有针对性的基坑施工方案,方案内必须包含切实可行的排水方法。
3.5要做好水泵的保养工作
最后就是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排水设备水泵的保养工作。水泵作为基坑排水施工环节的主要动力设备,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做到对水泵排水的实时监测,应使抽出的渗水排放到距离基坑稍远的地方,防止出现渗水回流到基坑损坏水泵的现象。这就要求排水沟要一直处于无阻塞的通水状况,因此施工人员要对排水沟进行定期的清扫和处理,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基坑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水泵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水泵日常的保养和检修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备受重视,其中的基坑排水是重要部分,要保证其施工质量,以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完善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排水成效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兴.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0):114-115.
[2]刘良华,孙冰,付爱华.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坑排水技术的应用与实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62.
[3]印丽娟,胡曦.试论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8(1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