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袁国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袁国成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堤防换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  湖北武昌区  43006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堤防换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利建设工程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河道护堤施工技术非常重视,避免因护堤施工质量不达标而造成人生安全。本文在分析了河道护堤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工程
        引言
        结合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呈逐渐扩张趋势。河道堤防施工作业是保证水利工程具有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此,要做好施工要点把控作业,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1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的原则
        首先,任何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都需要切实符合国家、政府所出台的最新规律与要求,尤其是在部分灰色区域或争议性的指标上,必须切实依据更为严苛的要求去完善,切忌出现任何模棱两可、不够完善的内容出现,做到在现有的资源和基础上创造最大的价值,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在进行工作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可持续化发展的原则,除开恶劣天气等不可逆转的特殊因素以外,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应当不间断进行。从本质上来看,河道堤防护岸是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一旦出现中途中断的情况,极易导致过往的成果出现变化,造成不小的安全风险。
        2河道堤防护岸的常用形式
        2.1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覆盖式护岸,采取由上到下方式进行摊铺,也可以采用堤脚方式保护河道堤防,这种坡式护岸施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可以达到保护河岸堤防效果,能够实现对泥沙、水流、碎石等各项内容的合理控制,避免河岸在应用过程中遭受破坏和冲击。坡式护岸方式使目前湖泊、小型河道堤防建筑过程中最常用一种方式,并且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不错应用效果。
        2.2墙式护岸
        顾名思义,所谓的墙式护岸的工作,即为工程中为堤岸修筑起一道竖直方向上的挡墙,此类护岸技术在沿海区域以及城区内部的河流中,运用相对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河道相对较为狭窄的区域,亦或是容易受到地形条件限制的河流,该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以及悬臂式挡墙。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采用直立式的挡墙是最为广泛,从而降低护岸的断面,但其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在于稳定性更契合采用这样的方法,工程队切忌凭借自己的经验主义盲目选择不适当的方式,确保要将每一个墙体在整个堤岸护脚插入的深度。
        2.3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技术主要就是选择河坝的方法,来隔离河水和岸堤,如此能够有效地应对河水冲击和河水侵蚀的情况,而且能够有效地应对洪涝灾害,这项技术主要是在河流湖泊相对密集的部分进行使用。坝式护岸主要的形式包括丁坝、潜坝等,其中丁坝护岸能够预先把水流挑离岸堤,避免岸堤受到较大的冲刷。这项护岸形式有着比较显著的优势,针对河水流量较大的河段和河床比较宽阔的河段都可以选择这种技术来进行操作,并且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2.4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的常规方法以外,还有包括土工布法以及播草籽法等几个具体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土工布缝接起来,而后者则预先做好植物的播种,通过纯天然的生物防治方法,将堤岸整体保护起来。尽管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河道堤防护岸工作中其难度仍然不低,为了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减少日后的修缮作业,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加更多的支持。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整个河道的生态体系完全平衡。其次,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之中,可采用现代化的 BIM技术进行模拟与分析,通过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推演和计算,确保最终的效果最佳,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堤坝混凝土施工工艺
        3.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堤坝工程的质量好坏,选择过关的材料能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有利影响。在进行原料选择时,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勘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的施工材料,在施工现场需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二次检验,确保材料合格规范。
        3.2堤基清理
        在开展堤身填筑施工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堤基清理工作,使堤基保持清洁的状态。这其中主要就是对堤身、铺盖和基面的清理,在清理的时候,需要全部清除堤基附近存在的各种杂质。针对那些时代久远的堤基,要想提升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就需要采取加高培厚的措施进行应对,等到清理工作完毕,需要在第一层铺填结束之后进行合理的压实平整工作,如此不仅可以使得土体的各种参数能够满足施工需求,而且可以更好地保障整体的工程治理效果。
        3.3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堤坝施工过程中,其工期较长,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低温环境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在低温环境中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一值时,需要提高原材料、施工环境的温度。对于水泥储藏方面,需要将水泥储藏在温度高于5℃以上的暖棚中;储藏砂石的堆场需要设置一定的坡度,从而有利于正常的排水,避免地面积水受冻使得砂石的冻结,且砂石堆的表面需要采用具有一定保温效果的帆布进行覆盖,从而可以避免雨雪进入砂石堆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将附着在钢筋、模板上的冰雪进行清理,且不可采用蒸汽进行直接融化的方式进行融化冰雪,避免融化的水在模板底部重新进行结冰。
        3.4进行填筑操作
        在进行填筑操作的时候,需要掌握存在的各种注意事项,要是填筑的时候存在地面凹凸不平的问题,就需要先开展水平分层操作,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向来完成填筑工作。不过在这个时期不可以在倾坡开展铺填工作,要是堤防横断面有着较大的坡度,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可以减小堤防的坡度。在开展分段作业的过程中,相关的长度需要满足施工的各种需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长度大于100m,需要统一开展碾压工作以及铺土工作,借助搭接的形式进行处理,防止产生界沟的情况。在软土地基施工时,需要在堤身两侧完成压裁平面,参考设计完毕的截断面完成分层填筑工作,在填筑堤身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施工速度,时刻观察地基以及位移情况,参考得到的各种资料开展分析工作,如此能够给之后的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和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的堤防护岸相关设计非常复杂,其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本文阐述了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方法,在有效的分析过程,作为技术人员,要重视加强实践与创新,从而才能促使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为河道堤防护岸施工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余小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技,2019,47(06):162-164.
        [2]胡传安,丁练军.试论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7(23):29.
        [3]王立志.刍议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224.
        [4]曾泓舸.试论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8):167.
        [5]熊继火.刍议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178.
        [6]赵小芳.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5):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