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刘向阳
[导读] 观察并总结临床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并总结临床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张村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3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纳入到试验中加以探究。采用随机平均分组设计方式,在患者认可下分别将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情况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效果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均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手段,其中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更小,安全性高,可促使患者身体康复,应用价值比较明显,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腹腔镜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不仅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也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致病机制比较复杂,且类型繁多。虽然保守治疗可在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的前提下治愈,但是容易复发[1]。因而,临床多以外科手术方式治疗该疾病。近年来,医学技术的更新下,使得腹腔镜手术逐渐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明确外科治疗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本研究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张村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3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纳入到试验中加以探究。采用随机平均分组设计方式,在患者认可下分别将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行不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信息: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10例、8例;年龄范围是26岁至74岁,年龄平均值是(50.14±5.32)岁;因腹部手术史形成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有15例,因腹部外伤史形成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有3例。观察组患者信息: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11例、7例;年龄范围是25岁至75岁,年龄平均值是(50.38±5.41)岁;因腹部手术史形成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有14例,因腹部外伤史形成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有4例。纳入标准:(1)入选对象均为粘连性肠梗阻;(2)入选对象均接受外科手术;(3)入选对象均了解并认可研究。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的对象;(2)精神、认知、行为障碍的对象;(3)资料不全的对象。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禁食、补液,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药效发挥后开始手术。对照组于开腹手术方法下,对患者实施肠粘连松解术。观察组则选取腹腔镜,于患者脐周围距原腹部切口6cm的位置,结合术前卧位片结果,合理选择无明显扩张区的肠道,将其设为观察孔,依据肠粘连的程度和范围,最少选择2个操作孔。建立人工气腹后,控制气腹压力,最少为12mmHg,最多为15mmHg,将腹腔镜置入,在腹腔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粘连类型,选取不同治疗。对于手术原切口与肠管粘连的患者,可直接对其实施松解;对于束带粘连的患者,可在镜下行切除术;对于小肠与腹壁粘连的患者,可先分离、再松解。手术后,应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引流后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手术情况、效果。其中,手术情况包括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术中情况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情况为肠胃功能恢复与住院时间。制定临床效果评定标准:①显效:术中出血量少,肠胃功能恢复;②有效:术中出血里那个较少,肠胃功能基本恢复;③无效:术中出血量多,肠胃功能不良。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试验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两组手术情况
        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情况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分析两组手术效果
        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效果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的一种,多发生于腹部手术或是腹腔感染后。流行病学显示,粘连性肠梗阻在肠梗阻中的发病率达到56%,且性别、年龄等都无明显差异[2]。在疾病进展期间,患者多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排便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不良的影响。目前,临床中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普遍以外科手术为主。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取得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曾有研究指出,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3-4]。本研究以对比分析方式,深入探究了腹腔镜作为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术中出血量控制方面,还是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效果均更好。此外,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无效,低于对照组的7例,且总有效率更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观察组的手术效果优势更加明显。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其一,通过对气腹的建立,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使医生可直观的观察到患者腹腔内的粘连情况,避免手术时损伤到腹腔内组织。其二,切口相对较小,对患者身体和腹壁的创伤均偏低,能够避免腹壁粘连。其三,手术环境相对封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腹腔内炎症的发生,避免肠腔粘连,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因而,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均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手段,其中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更小,安全性高,可促使患者身体康复,应用价值比较明显,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二生,穆吉兴,孟庆聚,等.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在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07):49-54.
[2]伊涛.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与传统胃肠减压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比较[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06):50-52.
[3]赵晓智,王浩.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022(007):522-522.
[4]朱日祥.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预后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02):13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